下载此文档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如图几项测量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刻度尺时,让刻度线尽量贴近被测物体
B.使用量筒时,视线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
C.使用温度计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D.测量质最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再次平衡
2.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 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3.下列关于声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钢琴家弹奏钢琴键盘的速度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
B.在深圳市深南路某处装有噪声检测装置,可以减弱噪音
C.宇航员能在太空中交流,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拉小提琴时,左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4.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照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A. B.
C. D.
5.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7.在学校达标运动会上,小明百米测试时,前40m平均速度是8m/s,后60m的平均速度是6m/s。小明百米测试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B. C. D.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D.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约10cm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160dm
D.正常行驶的高铁的速度约为90m/s
10.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B.“水中月”比天空的月亮离我们更近
C.我们看到雨后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商业大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11.要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可选用(  )
A.放大镜 B.显微镜 C.近视镜 D.望远镜
12.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a、b、c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乙是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bca B.acb C.abc D.bac
二、填空题
13.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它,屠呦呦创造性地选用乙醚(液态物质)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因为乙醚具有较低的______;家里煮鸡蛋时,当水沸腾后,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可改用______(选填“大”或“小”)火继续煮会更好。
14.2019年5月,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如图所示是会场中展示的“5G远程驾驶”,三个大屏幕分别显示多个视角及车速等信息。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被控制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_____(填“凸”或“凹”)透镜,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_____(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15.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画面,鱼在水中看到荷花,此时光从空气中斜射入____中,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____位置(下方/上方/本身)。
16.当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时,反射角为_________;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反射角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17.(8分)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1)实验中发现固体熔化的速度过快,记录数据太少,下列方法能够延长熔化时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降低固体的初温
B.增加固体的初温
C.多加一些固体
D.降低水的初温改进实验方法并顺利进行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20
30
40
50
50
50
50
65
80
……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__;
(4)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物质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 min;
(6)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慢,他判断升温快慢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18.(8分)小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焦距变小,抽水时焦距变大)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凸透镜,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水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小华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调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它的成像原理与______ (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相同,小华接着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移至光具座______cm刻度处,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像,然后小华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中向外抽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小华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______ (远离/靠近)水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水凸透镜之间放一片远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设想烛焰中心以1cm/s的速度垂直于光具座向下运动,光屏上的像______(向上/向下)移动,移动的速度______(大于/小于/等于)1cm/s。
19.(8分)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选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四、作图题
20.(8分)在如图中,作出光线AB经过凸镜的折射光线。
(____)
21.(8分)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的密度ρ甲为多少?
(2)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的密度的几倍
(3)当体积为2cm3时,两种物质的质量各为多少?
(4)根据图象计算,,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各为多少?
23.(12分)靖江某公园要铸造一尊铜像,先用木材制成一尊跟铜像一样大小的木模。现测得木模的质量为63kg。(ρ木=×103kg/m3,ρ铜=×103kg/m3)
(1)求木模的体积是多少m3?
(2)需要多少千克的铜才能铸造成此铜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详解】A.刻度尺测量时,为减小刻度尺太厚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刻度线应贴近被测物体,故A说正确;
B.用量筒测量读数时,视线应要与凹液面最低处对准,且要平视读数,故B正确;
C.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应垂直标尺来读,故C正确;
D.使用天平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调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D。
2、A
【详解】A.“身影”是鸟在玻璃幕墙成的像,根据物像等大,“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符合题意.
B.物像到玻璃幕墙等距,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靠近幕墙.不符合题意.
C.根据物像大小相等,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大小等于小鸟大小,不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D.根据物像到玻璃幕墙等距,“身影”到幕墙的距离等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不符合题意.
3、D
【详解】A.钢琴家弹奏钢琴键盘的速度越快,声音的频率是不变的,A错误;
B.在深圳市深南路某处装有噪声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噪声的大小,但不可以减弱噪音,B错误;
C.宇航员能在太空中交流,是用电磁波进行交流,不是声波,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错误;
D.拉小提琴时,左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能够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D正确。
4、D
【详解】A.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C.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B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A. 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题意;
B. 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B不符合题意;
C. 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受重力作用在空中会下落,重力和推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符合题意;
D. 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6、D
【详解】A. 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琴弦绷紧的音调高,松弛的音调低,不断用手指改变对小提琴琴弦的控制,是用手指改变琴弦的松紧,从而可以控制琴弦的音调,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B超是利用超声来工作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7、C
【详解】由知道,前40m所用时间是:

后60m所用时间是:

故百米全程用时是:
t=t1 +t2 =5s+10s=15s;
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故C符合题意。
8、D
【详解】A.如果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频率不在人耳听觉范围内,我们不会听到声音,故A错误;
B.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故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慢,故C错误;
D.隔音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人的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约1cm,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故B不符合题意;
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160cm,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行驶的高铁的速度约为90m/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A错误;
B.“水中月”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则“水中月”和天空的月亮离我们的距离相等,故B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用来观察较近的物体,近视镜是凹透镜,不能用来观察月亮表面,月亮距离我们很远,应选择望远镜进行观察,常见的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可以增大视角,所以能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
故选D。
12、A
【详解】如图乙,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由可知,

在图乙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由可知,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b,中间为c,右边为a,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b、c、a。
故选A。
二、填空题
13、沸点 小
【详解】[1]在从青蒿溶液中提取青蒿素时,不用水煮而是放在乙醚中煮,这是因为乙醚的沸点低,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由于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
[2]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家里煮鸡蛋时,当水沸腾时可以改用小火继续煮,可节省燃料。
14、绿 凸 望远镜
【解析】[1]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所以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电视屏幕中只需要红、绿、蓝三种颜色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2]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的原理为: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的原理相同;显微镜的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原理与放大镜相同。
15、水 下方
【详解】[1][2]荷花反射的光线由空气中进入水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荷花变高了。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下方位置。
16、
【详解】[1]当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时,入射角大小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
[2]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那么反射光线也与镜面垂直,反射角是。
三、实验题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771 KB
  • 时间2025-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