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型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规范将制定.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型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规范将制定
   自北京、上海、沈阳等地的大火之后,对于外墙保温材料人们是“谈火色变”,而对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标准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任宋波指出,《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1送审稿)目前还正在送审阶段。
制冷快报记者了解到,该《规范》送审稿规定,非幕墙建筑在采用外保温系统时,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医院、幼儿园等),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其他建筑,保温材料应为A级;每层设置防火隔离带。另外,对于幕墙式建筑保温材料应为A级。
这项规范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两项规范融合在一起。
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住宅建筑高度≥100米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其他民用建筑高度≥50米,保温材料应为A级。
在中外建筑墙体防火标准的主要指标对比中,针对中外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宋波做了比较详细的比对。
宋波介绍,日本在此方面并没有独立的分级标准,有关建材燃烧等级的划分主要体现在日本建筑基准法中,将材料划分为不燃、准不燃与难燃三个等级。
欧洲将材料划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别,除此之外还有针对烟气生成和燃烧低落物附加等级的划分。目前,我国GB8624-2006标准使用的建材燃烧分级标准参照欧洲EN13501(2007)制定,在分级及判定标准上要求几乎相同。
在各种建筑规范中,防火隔离带在建筑外墙外保温中的重要作用正在被重视起来。
防火隔离带是指设置在可燃类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按水平方向分布,采用不燃保温材料以阻止火灾沿外墙面或在外墙外保温系统内蔓延的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构造工程。
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防火隔离带是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系统从里到外一般由墙体基层、锚栓、胶粘剂、防火隔离带保温板、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抹面胶浆和玻纤网格布、饰面层七部分组成,在这个系统中,要求防火隔离带保温板必须厚度相同,做到全面积的粘贴,而锚栓必须压住底层的网格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主任王新民介绍,2011年5月,成立了《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技术规程》)编制组,拟定编写大纲。2011年12月1日,编制组在北京召开了送审稿审查会,之后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形成报批稿,如今正在等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审批。
《技术规程》要求,防火隔离带要与基层墙体形成可靠连接,能适应外保温系统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渗透、裂缝和空鼓;还要能够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由于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使用了不同的保温材料,在具备上述耐候性试验后,还要再进行抗风压试验,这样可以提高构造做法的安全性;另外还要经过高温淋水循环和加热冷冻循环,查看试样的开裂情况,从而保证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可靠性。此外,设置在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中的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宜优先选用岩棉带防火隔离带。
在严寒、寒冷地区,《技术规程》要求防火隔离带热阻不得小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热阻的50%;在夏热冬冷地区,

新型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规范将制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