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真题附答案(模拟题).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临床执业医师》历年真题附答案(模拟题) 】是由【mi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临床执业医师》历年真题附答案(模拟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临床执业医师》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 单选题(60题)
1、痛发作的部位,称为诱发区,也称“触发点”或“扳机点”。触发点常位于口角,鼻翼,颊部,舌部等处。其他选项均无触发点。当左侧三叉神经麻痹时,不会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答案】:B
【解析】,含有躯体感觉和一般运动两种神经纤维。其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半月节发出后,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支,分布于头皮前部、面部皮肤、眼鼻口腔内黏膜,因此左侧三叉神经麻痹可导致左侧面部感觉障碍。,支配咀嚼肌和鼓膜张肌,因此左侧三叉神经麻痹可导致左侧咀嚼肌瘫痪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两侧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闭眼反应。可见,角膜反射是由眼神经(三叉神经眼支)与面神经共同完成的。当三叉神经受损时,可出现同侧角膜反射消失。,因此三叉神经麻痹不会出现面部表情肌瘫痪。
2、26岁女性。1年前因腹泻,右下腹包块行手术治疗。近期再次出现腹泻,排黏液便,无脓血,钡灌肠检查可见肠瘘。为明确诊断首选的化验、检查是





【答案】:D
【解析】克罗恩病属于透壁性炎性病变常伴发瘘管,瘘管形成是克罗恩病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诊断克罗恩病首选结肠镜检查。
3、年轻女性,持续发热10天,于9月5日来诊,体温逐渐升高,伴乏力,纳差。查体:T ℃,P80 次/分,精神萎靡,腹部可见6个充血性皮疹,腹部胀气, 脾肋下可及。实验室检查:血 ×109/L。此患者所患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水肿


【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患者发热、出现皮疹合并白细胞减少考虑伤寒,伤寒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4、婴儿男,足月顺产,生后2天出现躯干部皮肤黄染,手足心未见黄染,纳奶好,肝脾不大。脐部未见异常,血清总胆红素189mmol/L(10mg/dl),其母血型B型,子O型,该男婴最可能的诊断为





【答案】:C
【解析】根据该患儿一般状况良好,推测可能为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胆道闭锁多在出生后2周始显黄疸并进行性加重;脐无分泌物排除了新生儿败血症;由血型母B子O,排除了新生儿ABO溶血病;无发热,肝脾不大排除了新生儿Rh溶血病。
5、女,25岁,妊娠35周。头晕、乏力、心悸2个月。既往体健。血常规:Hb80g/L,MCV108fl,MCH35pg,MCHC33%,×109/L,Plt95×109/L,。为明确诊断,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


、铁蛋白测定

、维生素B12测定
【答案】:E
【解析】MCV108fl,MCH35pg提示大细胞性贫血,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检查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测定。
6、男,34 岁,一周前曾感冒低热二天,近三天来发现下肢水肿,血压 20/12kPa (150/ 90mmHg),尿蛋白(+++),尿沉渣镜检红细胞 20~40 个/高倍视野,颗粒管型偶见,血红蛋白 98g/L,A/G 为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急性发作
,急性发作


【答案】:B
【解析】该例患者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镜下血尿,病前一周曾有感冒低热,所以
7、男性,15岁,最近出现夜间视物不清,且逐渐加重。全身皮肤干燥。脱屑。该男孩可能是缺乏





【答案】:B
【解析】缺乏维生素A可致暗适应能力下降。黏膜上皮改变,严重时可致夜盲;结膜干燥角化,形成干眼症;进一步角膜软化、溃疡、角质化而致失明;皮肤干燥,毛囊角化;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易感染。故根据本题中患者的表现符合维生素A缺乏。故选择B。
8、男性,20 岁。反复咯血 1 周,进行性少尿 5 天入院,血压 160/100mmHg,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入院后病情继续恶化,血压升高加重,后出现恶心呕吐,血尿素氮 172mmol/L,诊断应考虑为





【答案】:E
【解析】无力、疲倦和发热是最明显的早期症状。恶心、食欲下降、呕吐、关节疼痛和腹痛也是常见的。大约
9、由于内痔的动脉供应,其好发部位多在截石位的
、5、10点
、5、9点
、7、9点
、6、11点
、7、11点
【答案】:E
【解析】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是直肠供应动脉中最主要的一支。它在直肠上端背面分为左右两支。沿直肠两侧下行,达齿状线上方黏膜下层,是内痔的主要供应血管。其分支分别位于左侧、右前和右后。所以这三处成为痔的好发部位。当病人位于截石位时相当于3、7、11点处。
10、某男,14岁,发热1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查体: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cm,脾肋下1cm,入院检查早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生,以后则淋巴细胞增多,占60%~97%,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后者于发病第4~5d开始出现,第7~10d达高峰,多数超过10%~20%。白细胞增多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多属正常,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





【答案】:D
【解析】白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本病早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生,以后则淋巴细胞增多,占60%~97%,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白细胞增多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多属正常。患儿有发热、咽峡炎,皮疹。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这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1、有助于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依据
+血白细胞升高
+发热
+血白细胞升高
+血小板升高
+尿痛
【答案】:A
【解析】急性附睾炎的表现是突然发病、发热、附睾肿大,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12、患者女性,56岁。左乳房红肿、增大1个月,进展较快,无疼痛、发热。查体:左乳房红肿,局部温度略高,发硬,但未触及包块,左腋窝有肿大淋巴结,稍硬,活动度好,无压痛。血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C
【解析】乳腺皮肤红肿、增厚、变硬,出现橘皮样外观,逐渐变成似淤血的紫红色,病变皮肤温度会升高,成炎症性改变,考虑是炎性乳腺癌。炎性乳腺癌是乳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病变,可能发生在各种类型的乳腺癌中,没有病理组织类型的特殊性。
13、下列哪项是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答案】:C
【解析】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呼吸困难较早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候,可在口唇、指甲出现发绀。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病情较轻时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14、1岁小儿不可能完成的动作是





【答案】:C
【解析】1周岁左右逐渐会走,弯腰取东西,会将圆圈套在木棍上。3岁会跑,骑三轮车。
15、下述关于外科感染的特点错误的是
,结核病相对少见



×109/L提示重症感染
【答案】:A
【解析】外科特异性感染中以结核病要多见一些,破伤风、气胸坏疽目前在临床很少见到。
16、27岁,初产妇,足月分娩,胎儿娩出30分钟后,胎盘未娩出,检查子宫下段有一狭窄环。1)此时最恰当的诊断是





【答案】:C
【解析】已完全剥离的胎盘嵌顿在子宫腔内,称胎盘嵌顿,常见于使用宫缩剂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将已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子宫腔内,妨碍宫缩引起出血。
17、男,45 岁,发绀,咳嗽时咳出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3天就诊,诊断为肺淤血,痰中出现胞浆中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




【答案】:D
答案解析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中除有水肿液及出血外,还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因肺淤血常由左心衰引起,故此种细胞被称为心衰细胞。
18、男,69岁。动作缓慢、走路前倾小步2年,伴手部震颤。查体:对答切题,面具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C
【解析】动作缓慢、震颤,CT未见异常是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病由于面肌强直使表情和瞬目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
19、女,40岁,8年前分娩后出现无乳,闭经。食欲减退,怕冷,面色苍白,毛发脱落。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A
【解析】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因素和疾病后,最可能的诊断是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故选A。
20、男,80岁。晨起四肢乏力,3小时前行走中跌倒,不能起立。体检:意识清楚,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意。双侧周围性面瘫,不能张口伸舌和吞咽。四肢肌力0级,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感觉无异常。脑梗死部位在





【答案】:D
【解析】脑桥基底部病变所致闭锁综合征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因此意识保持清醒,对语言的理解无障碍,由于其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的功能保留,故能以眼球上下示意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联系。但因脑桥基底部损害,双侧皮质脑束与皮质脊髓束均被阻断,展神经核以下运动性传出功能丧失,患者表现为不能讲话,有眼球水平运动障碍,双侧面瘫,舌、咽及构音、吞咽运动均有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可有双侧病理反射,故选D。
2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的是潜伏性感染的定义即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22、面对同样的社会应激,有的人得病,难以适应,有的人则“游刃有余”,很快渡过“难关”。解释此现象的基本观点为





【答案】:E
【解析】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面对同样的社会应激,有的人得病,难以适应,有的人则“游刃有余”,很快渡过“难关”,这之中与个性特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个性的研究,使医学心理学更具特色。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真题附答案(模拟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n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