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甘草药用价值与资源现状分析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甘草药用价值与资源现状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甘草药用价值与资源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综述了甘草在中医和现代药理以及工业生活中的应用,并就其资源现
状,提出了实现甘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并对甘草的进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以期对甘草资源的开发利用供给可参考资料。
关键词:甘草;利用价值;资源
Licorice medicinal value and resource analysis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odern pharmacology licorice and industrial life application, and its resources situation,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licoric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Suggestions, and liquorice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licorice can provide reference material.
Keywords: liquorice; Use value; resources
甘草,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豆科甘草属植物。其根和根状茎入药,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和解百毒的成效,有“阁老”之称[1]。甘草广泛应用于医药生产、食品工业及轻工业方面。随着市场需求日趋上升,人们过度开采使甘草种植面积削减,为解决甘草资源危机,人工甘草将成为野生甘草的重要替代资源。因此,在其它地区引种栽培甘草有利于满足中医药市场的需要和保护传统产区甘草资源和生态 环境。
甘草的主要药效成分
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简单,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别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甘草甙、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
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
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张克[2]在甘草临床应用 探讨及化学成份药理争论中说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
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局部。
甘草在中医中的药理作用
依据中医理论,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等成效。大多数中药处方中都有甘草,素有、“十方九草”之誉[3]。其药理作用主要有:
用于镇咳祛痰
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尤其适用咳嗽伴有多痰的病人,对于干咳也有肯定的疗效。张明发、沈雅琴[4]在甘草及其提取 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中争论觉察甘草口服后能掩盖在发炎的咽喉粘膜上,缓和炎性刺激而镇咳,还能促进咽部和支气管粘膜分泌,使痰易于咳出,呈现祛痰镇咳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甘草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对安康人及动物都有促进钠,水潴留的作用; 小剂量甘草甜素〔每只 100ug 〕能使大鼠胸腺萎缩及肾上腺重量增加,产生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样作用。大剂量时则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不明显,只呈现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姜鹏宇[5]在争论中还觉察儿童在应用甘草锌可能会消灭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不良反响。
清热解毒作用
甘草解毒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能结合吸附毒物以及皮质激素样抗应激反响,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力[6]。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毒、农药食物中毒、动 物毒素中毒、细菌毒素中毒,及机体代谢产物中毒,能缓解中毒病症,降低中毒动物死亡率,故有“甘草能解百药毒”之说[7]。
用于解疮、抗溃疡
甘草中含有甘草甙、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因此具有解疮抗溃疡的活性,对于胃腹痛,胃肠痉挛,筋肉挛急苦痛,消化性溃疡, 急慢性胃炎等具有较好的疗效[8]。
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甘草甜素、甘草次酸能防治试验性肝硬化的发生,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甜素还具抗炎、抗病毒以及作为干扰素诱导因子的作用,此外可明显阻
止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谷丙转氨酶活力的上升。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如慢性乙型肝炎、甲型郁胆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9]。能明显缩短疗程, 改善肝脏功能,临床已多有报道。
免疫抑制作用
由于甘草中含有甘草木质素、甘草西定以及一种非甘草次酸的甙元糖蛋白,具有抗过敏、非特异免疫增加以及类似盐皮质激素去氧皮质酮的作用,临床上甘草制剂对多种皮肤炎症和皮肤过敏性疾患有肯定疗效,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等[10]。
冷静作用
甘草制剂及其提取物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等均有肯定的冷静作用,多与一些冷静药物配伍用,临床效果较好。
调和诸药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甘草的缓和药性,调和诸药的作用,增加药物抗菌消炎作用, 缓解药物的毒性或偏性[11]。
甘草的现代药理作用
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马鞭草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关心药。丁杰 [12]在甘草在配伍争论中觉察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成效。
西医药理觉察,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成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 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甘草制剂治疗银屑病,血小板削减性紫癜,肺结核、高胆固醇血症、尿崩症、热淋尿痛以及疱疹性角膜炎、巩膜炎,急性虹睫膜状炎等眼科疾患都有肯定疗效[14]。
毒副作用
传统药物方剂的组成有君臣佐使四类药物, 而“使药”是引导药物直达病
变部位,兼有调和作用。这么一来,药物不必运行到别的器官,导致其他器官受到药物不必要作用损害,削减副作用 [15]。
在传统医学,甘草是多属于使药,它有调和诸药的功能,而且很多传统药方都用上甘草配搭。甘草含有很多化学成份,但以甘草酸〔又称甘草
甜素, Glycyrrhizic acid 或 Glycyrrhizin) ,甘草次酸 (glycyrrhetinic acid)
为主。市面上出售的零食如糖果、酸梅、橄榄,有些是用甘草调制或混有 甘草,可是假设长期吃甘草,或是吃了大量的甘草,那生怕会有不良后果。
甘草的药理作用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荷尔蒙〕样作用,很多对甘草有
生疏人的知道过量的甘草会使到尿量及钠 (sodium, 盐含有成份 ) 的排出削减,身体会积存过量的钠〔盐分〕引起高血压;水分储存量增加,会导致
水肿。同时过多血钾流失引起的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电子显微镜观看说明甘草能致心肌损伤。这些争论结果,早已在西方的医学文献刊出。更有报告指出它还可以影响脑部,病人会消灭嗜睡的病症。
甘草在其他方面中的利用价值
甘草在食品、饮料、卷烟、化装品等工业中的利用价值
甘草甜素可作为甜味、调味、矫味等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点心、大豆制品、酱油、啤酒、饮料、糖果、冰淇淋等食品工业和饮料工业。
用甘草甜素或甜草次酸及其衍生物配制成的护肤霜、祛斑霜和高级珍宝美容霜等化装品[16],深受人们的欢送。甘草作为口腔、呼吸道的自然缓和清洁剂, 用于制作牙膏、口腔洗漱液、口腔含片等,具有无毒、无刺激、杀菌洁齿、香甜多泡等特点,。在香烟中添加甘草,可降低或缓解烟毒,缓和烟草对人体的毒害
[17]。甘草废渣可制作绝缘人造嵌板、食用菌培育基和肥料等,还可作石油钻井
的稳定剂和灭火剂、杀虫剂中的泡沫稳定剂。
甘草在草地畜牧业及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
甘草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优良的冬春牧草或关心性草料。甘草含有固氮的根瘤菌,对培肥土壤有良好的作用。甘草的根、茎、叶均具有旱生特征,它具有兴旺的根系和根茎,其主根深可达5-8m,最深 可达10m,有利于吸取地下水分,并能在地表以下形成纵横穿插的网状侧根和地下茎,对干旱地区的防风固沙,绿化荒漠、维护生态平衡等有着重要的作用[17]。
甘草资源现状和进展前景
基于甘草传统和现代的药理作用争论进展和在生活工业中的的应用,甘草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可以预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对甘草开发利用范围的扩大,甘草的需求量和出口量将急剧增长。然而,对甘草无打算的采挖,使甘草资源遭到严峻破坏。目前国际国内虽已完成了甘草由野生到栽培的驯化工作,但甘草人工栽培的技术和方法传统而粗糙,一些更加深入的工作尤其是甘草育种等方面的工作还没有人去做,致使人工栽培的甘草根粗大、产量高、药效低 [18]。此外,由于甘草地上局部的大量废弃,使人工栽培甘草经济效益较低。
基于上述问题,今后我国甘草资源的开发可以考虑通过细胞学和育种的深入争论,提高人工栽培甘草的经济效益,使国内甘草生产在满足甘草国内市场需求及出口创汇的同时,减轻对自然甘草资源的压力,到达对自然甘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J].海峡药学,2025,17〔4〕:37-41.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
15:63-64.
田庆来,官月平,张波, [J].自然产物争论与开发,2025,2:43-45.
张明发,沈雅琴. 甘草及其提取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 [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5,4:64-67.
[J].其次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2025,5:15-17.
谢海龙 , 吴军凯 , 于丹, 都晓伟 . 甘草多糖的药理作用争论进展 [J]. 价值工程,2025,3:285.
张明发, 沈雅琴. 甘草抗菌和抗原虫药理争论进展[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5,2:49-53.
[8] [J].中国有用医药,2025,7:232-233.
苏国林,刘刚,刘育辰, [J].
中国现代中药,2025,10,56-58.
曾星,贺毅,周丹,[J].时珍国医国药,2025,8:252-255.
吴宗耀,牛李义, [J].河南中医 ,2025, 12:35-37.
[J].中国中医药咨讯,2025,10:90.
郭力城,杨东爱,余胜民,黄琳芸,[J].时珍国医国药,2025,1:156-158.
王照兰,杜建材,于林清,巴达拉呼,、争论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J].中国草地,2025,1:15-17.
何乃强, [J].加坡康复协会 ,2025,6:141.
王巧娥,任虹, [J].中国农学通报,2025, 27
〔4〕:290-295.
赵雅欣,高文远,张连学,张拂晓,王娟,黄滔,[J]. 香料香精化装品,2025,4:45-50.
黄明进,王文全,魏成功 .我国甘草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质量评价争论 [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25,4〔8〕:46-50.
甘草药用价值与资源现状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