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学生餐营养操作指南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学生餐营养操作指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学生餐营养操作指南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学生餐食谱制定、原料采购、加工、烹饪等环节的营
养操作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学校食堂及集体
用餐配送单位。
术语和定义
学生餐
由学校食堂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为在校学生提供的早餐、午餐或晚餐。
食谱
以餐次为单位,用表格形式提供的含有主食和副食名称、原料品种、供餐
时间和烹调方式的一组食物搭配组合。
带量食谱
以餐次为单位,用表格形式提供的含有主食和副食名称、原料品种及数量、
供餐时间和烹调方式的一组食物搭配组合。
课间餐
在正餐之间,供给学生补充能量和营养素的食物。
基本要求
学校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成立学生餐营养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学生餐营
: .
养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营养师(技师)或营养指导人员,进行营养
质量管理。
营养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带量食谱,计算能量及营养素,每周向学生及
: .
家长公示食谱,鼓励公示带量食谱。
营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每学期应至少接受4 小时营养相关培训,通过培训
考核,做好培训和考核记录。中小学校每学期应至少开展 1 次学生餐满意
度调查。
营养操作要求
1 带量食谱要求
基本要求
应遵循食物多样、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原则,做到主副搭配、荤素搭配、
粗细搭配、干稀搭配(带量食谱示例课参照附录A )。
食物类别及重量要求
鼓励参照表 1 设计带量食谱。以周为单位,平均每人每天食物类别及重量
宜达到表 1 要求。早餐、中餐、晚餐的食物重量宜按25% ~30% 、35% ~
40% 、30% ~35% 进行分配。
能量和营养素要求
对带量食谱进行能量及营养素计算,可参照附录B ,调整带量食谱食物品
种和重量。以周为单位,平均每人每天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宜达到表 2 要
求,早餐、中餐、晚餐宜按25% ~30% 、35% ~40% 、30% ~35% 进行
分配。
: .
2 原料采购
应结合食物原料供应的地方特色和季节性特点进行采购,并建立台账以备
追溯。原料应包括谷薯杂豆类、蔬菜类、水产禽畜蛋类、大豆类、油盐等
调味品,鼓励包括水果类及奶类。
每餐食物类别要求
在谷薯杂豆类、水产禽畜蛋类、奶及大豆类、蔬菜水果类四类食物中,每
餐应至少提供三类。
每餐食物品种要求
除调味品外,早餐食物品种不少于 3 种,午餐不少于 5 种,晚餐不少
于 4 种。应考虑食物多样化,同类食物之间进行品种互换。
每周食物类别及品种要求
谷薯杂豆类:每周应至少提供4 种,兼顾杂粮类、杂豆类和薯类。
蔬菜水果类:每周应至少提供 6 种,兼顾叶菜类、菌藻类等不同类别的蔬
菜。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提供应季水果。不宜提供罐头类蔬菜水果。
水产禽畜蛋类:每周应至少提供 4 种,鼓励优先提供水产类或禽类,畜肉
: .
应以瘦肉为主。每人每天宜提供一个鸡蛋。每周宜提供 1 次动物肝脏,每
人每次 20g ~25g 。不宜提供火腿肠、熏肉、腌腊肉等加工肉制品。
奶及大豆类:每周应至少提供2 种。
植物油:鼓励定期更换不同品种植物油。
饮料:不应提供各种含糖量在5% 以上的饮料。
饮料酒:不应提供饮料酒。
采购量及采购频率
应根据带量食谱、就餐人数、原料损耗计算食物原料采购量,记录计算过
程、原料出入库时间、重量。采购频率应与学生消费速度相适应,蔬菜水
果类、鲜水产禽畜类、大豆类宜当天进行采购。
3 原料储存
有适宜的储存地点和设备。原料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
进行储存,预包装食品还应符合产品的储存要求。
4 原料预处理
解冻
根据条件选择空气解冻、水解冻或微波解冻等方法,不应使用热水解冻。
洗切
遵循先洗后切、生熟分开的原则。食材切配形块应符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
学生的消化吸收特点。 切配前对原料用量要预先估计, 一次不应切配过多。
除非烹饪需要,切后的原料不应放在水中浸泡。
: .
5 烹饪
考虑保护食材营养素、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等因素,依据各类食物本身的特
性进行烹调。应优先采用蒸、煮、炖、快炒等有利于保存食物营养特性和
自然风味的方法,适当使用勾芡、上浆、挂糊、拍粉等保护性措施。不应
长期采用捞饭方法。若供应煎炸食品,一周不应超过2 次。若供应熏制、
腌制食品,一周各不应超过1 次。
烹饪口味应清淡,注意食材自然提鲜。宜使用醋、天然香料等调味品,减
少食盐、酱油、酱、鸡精、味精等高盐调味品的使用量。宜引入先进设备,
提高烹调技艺,积极开发低油少盐低温烹饪菜品。烹饪时不宜过多添加红
糖、白糖、冰糖、蜂蜜等调味。
课间餐
若提供课间餐,应以少许奶类、蔬菜水果类、全谷物、原味坚果等低盐、
少油、低糖食物为主,不影响正餐。
成品品种核对
核对当天实际供应的成品品种是否与食谱相符。
引导学生科学就餐
就餐环境应整洁明亮,就餐氛围愉悦。学校每学期应对学生进行不少于 4
: .
学时的营养宣教,校园的适宜位置应有海报、板报、折页、桌贴等信息载
体宣传营养知识。鼓励教育、卫生等部门对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与膳食营养
供给状况进行监测评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学生餐营养操作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