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模板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模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5 篇模板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
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
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必
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1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 (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
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
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
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 世纪
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
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 .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
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
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
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2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 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
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 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
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
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 世纪责任制
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 年,英属北美 13 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
美国实际上是 13 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 年联邦政府成立,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 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
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 1787 年宪法:
1787 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
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
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 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 年第三共和国的
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 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
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 .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1871 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
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3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
——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
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
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
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
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
: .
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
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
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
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
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
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
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 .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
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
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
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
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
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
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
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
: .
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
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4
第 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 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
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
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 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 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
室众星
: .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 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
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 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
政治的制度。
○2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