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
1、水回圈:
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
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
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
致:a 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 季风气候为主河
流流量夏季最大;c 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
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
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 .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
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
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
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 40-60 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秘鲁渔场――上升流

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 海啸和风暴潮。
: .
:海洋污
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二)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
(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
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
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
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
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
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
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 .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
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
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
(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
(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
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
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三)
: .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
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
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
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
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
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
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
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
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 .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
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
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
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
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193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