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选择性.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生物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选择性 】是由【PIKAQ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生物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选择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
第 1 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认识乳酸菌、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结构和代谢类
型。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食
2.科学探究:掌握泡菜、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
品是运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
的控制。
3.社会责任:讨论泡菜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1.发酵
(1)发酵的历史:约 9 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利用微生物将谷物、水果等发酵成含酒
精的饮料。1857 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酒精发酵是由活的酵母菌引起的。
(2)发酵的概念: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
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2.传统发酵技术
(1)腐乳的发酵
①参与发酵的微生物:多种微生物,如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②发酵原理: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2)传统发酵技术的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
下来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一般称为传统发酵技术。
(3)传统发酵技术的特点及主要食品
①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
②主要食品有腐乳、酱、酱油、醋、泡菜和豆豉。
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1.传统发酵食品制作所利用的微生物
(1)乳酸菌

①代谢特点: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反应简式:C H O ――→
6 12 6
2C H O (乳酸)+能量。
3 6 3
②生产应用: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
Warning : .
.
(2)酵母菌
①代谢特点: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简式

为 C H O ――→2C H OH(酒精)+2CO +能量。最适生长温度约为 28_℃。
6 12 6 2 5 2
②生产应用:用于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等。
(3)醋酸菌
①代谢特点:好氧细菌,当 O 、糖源都充足时能将糖分解成醋酸,反应简式为 C H O +
2 6 12 6

2O ――→2CH COOH(醋酸)+2H O+2CO +能量;当缺少糖源时那么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
2 3 2 2

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 C H OH+O ――→CH COOH(醋酸)+H O+能量。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2 5 2 3 2
35_℃。
②生产应用:用于制作各种风味的醋。
2.制作泡菜
(1)菌种的来源
利用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
(2)方法步骤

3.制作果酒和果醋
(1)菌种来源
新鲜水果的果皮表面附着有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野生酵母菌。
(2)方法步骤
Warning : .
.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 (√)
2.醋酸菌是好氧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是厌氧细菌。 (×)
提示: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真菌。
3.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定时打开瓶盖放出 CO 。 (×)
2
提示:应拧松瓶盖,不应打开瓶盖。
4.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只有乳酸菌起作用。 (×)
提示:不只是乳酸菌起作用,酵母菌、大肠杆菌等也起作用。
5.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不同的食品接种不同的菌种。 (×)
提示:传统发酵技术没有接种菌种,而是利用了天然存在的菌种。

泡菜制作过程中相关物质变化及须知
1.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项目 乳酸菌 乳酸 亚硝酸盐
初期 少(有氧气,乳酸菌活动 少 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Warning : .
.
受抑制)
最多(乳酸抑制其他菌 下降(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
中期 增多,pH 下降
活动) 部分亚硝酸盐被分解)
减少(乳酸继续积累,pH
下降至相对稳定(硝酸盐还
后期 继续下降,抑制自身活 继续增多,pH 继续下降
原菌被完全抑制)
动)
变化曲
线


(1)泡菜坛的选择:应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检
查时,可将坛口向上压入水中,看坛内有无渗水现象。
(2)腌制的条件:要注意控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
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3)腌制方法:配制质量百分比为 5%~20%的盐水,盐水要煮沸冷却后备用。蔬菜和配料
装至八成满时,加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后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
形成无氧环境,以便乳酸菌发酵。

合作探究:(1)在泡菜制作的发酵过程中,为什么要经常向泡菜坛的水槽中补充水?
提示:为了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2)为什么泡菜坛只能装八成满?
提示: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较为活
跃,这些微生物是需氧型的,要消耗氧气,因此坛内要留有一定量的氧气。

1.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 1∶2 的比例配制盐水
B.配制好的盐水需煮沸冷却
C.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
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A [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5%~20%盐水,A 错误;盐水
Warning : .
.
入坛前要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去除氧气并杀灭微生物,冷却是为了避免杀死蔬菜上微生物,
保证乳酸菌正常的生命活动,B 正确;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以
防止杂菌的大量繁殖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C 正确;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生物,在坛盖边沿的
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D 正确。]
2.回答以下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要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
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
菌的________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正确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
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解析] (1)制作泡菜时需要先形成无菌环境,所用盐水需煮沸,以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
并除去水中氧气。想要缩短制作时间,应该缩短菌株的生长时间,陈泡菜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乳酸菌,加入陈泡菜液可以使菌体数量扩增速度加快。(2)乳酸菌为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产
生乳酸,该过程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3)温度过高、腌制时间过短、食盐用量不足等,
容易造成杂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正确这段时间内,
氧气浓度逐渐降低,泡菜液逐渐变酸,不适宜杂菌生长,而适宜乳酸菌生长,因此乳酸菌数
量增加,其他杂菌数量减少。
[答案] (1)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并除去水中氧气 增加乳酸菌的数量 (2)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3)温度 腌制时间 食盐用量 (4)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
比杂菌更耐酸
发酵过程中控制杂菌的方法
(1)泡菜坛的密闭性及灭菌。
(2)蔬菜的清洗可以防止杂菌繁殖。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选择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IKAQIU
  • 文件大小660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