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药给药指导及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是由【wyj19921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给药指导及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卡通风学期汇报
中药给药指导及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中药给药护理指导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
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查对制度是正确执行治疗的重要保证。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药物的名称、剂量、煎药方法、给药途径、服药方法、服药时间、饮食宜忌等,均应查对核实,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01
明确给药方法:要认真按医嘱要求执行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在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02
了解过敏史,熟悉中药的毒副反应 一旦发现过敏或毒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并配合抢救。
03
给药要求
掌握给药时间 在指定时间内给药。同时做到服药到口。
A
观察服药后反应及治疗效果 服药反应包括正常和不良反应两方面,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之。治疗效果的观察,一是检验有效无效,二是决定再剂或停服。如外感表证病人,服药后,周身微汗出,病人感到全身轻松感,表示表邪已解除,不必再剂;若汗出不透,病人仍有恶寒畏风之感,说明表邪未解,应服再剂。
B
给药要求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活动有很强的时间节律性。为提高药物的效果,护理人员应掌握给药时间护理知识。
01
给药时间应与人体内部活动的节律相一致。即阳药用于阳长时,阴药用于阴长时。升药用在升时,降药用于降时。
02
给药时间与护理
给药时间与护理
如选用扶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和血、消肿散结等治则或方药时,应选定在早晨或上午服用,以借天时阳旺,人体阳气随之充盛之势扶阳抑阴,而祛除病邪。同理,凡需借助阴气祛邪的病证,在选用滋阴补血、收敛固涩、重镇安神、定惊熄风、清热解毒等治则或方药时宜在傍晚或午后阴长之时服用;在天之阳气旺的白昼治疗三阳经病,以借阳经主时的天之阳旺,使正胜邪退而使病愈。在天之阴气旺盛的黑夜治疗三阴经病,也是借阴经主时的天之阴旺,使正复邪去而达病愈。
根据疾病的部位确定给药时间:疾病部位不同,服药时间也应有别。如治疗上焦疾病的,宜在饭后服药;治疗下焦疾病的,则宜在饭前服药。而病在骨髓、四肢者,宜在夜间吃饱饭后和在早晨空腹服药。
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时间:根据病情需要,选定最佳的给药时间,以利药物尽快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减少毒副反应。
1
2
给药时间与护理
一般疾病口服给药分一日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1小时给药。
危重病证应及时给药,并应选择能最快发挥疗效的给药途径。
解表药,若病情许可,应于中午前阳分时间给药,以顺应阳气升浮,助药力祛邪外出。
治咽喉疾病,给药可不拘时多次频服,缓缓咽下,使药液能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
平喘药,应在哮喘发作前2小时给药。
03
02
01
04
05
给药时间与护理
健胃药,应在饭前服用;用于消食导滞的药物,则在饭后服,以达开胃、导滞之功效。
对胃有刺激性药物宜在饭后服。
涌吐药,宜清晨午前服。
润肠通便药,宜空腹服用,以利消除肠胃积滞;泻下药,按"日哺人气收敛"之理,应入夜睡前给予;止泻药,按时再服,泻止药停。
驱虫药,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给药。
补益药,一般宜饭前服用。
给药时间与护理
补阴药,宜晚上一次服;补阳药,宜午前服。(13)调经药,一般于经前或经期服用。对肝郁气滞之痛经病人,应在行经前3-5天服用疏肝理气药。若在月经期服用理气活血方药,不仅可使痛经缓解,而且也有利于月经周期的调节。
特殊情况应遵照医嘱执行。
1
2
给药时间与护理
中药给药指导及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