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关于中班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是由【杏杏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关于中班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关于中班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相识并理解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及内在规律,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大于”、“小于”来表达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相识并理解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2、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及内在规律。
3、学习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比较数量的多少,理解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2)能正确运用“>、<”完整表达数量关系。
2、难点:相识大于号,小于号,并能正确运用“>、<”来完整表达数量关系。
四、课前打算:
1、材料打算:花园图一幅;等于号、小于号、大于号卡片;数字头饰;小包(里面放有1~10数字卡片);鼓;《幼儿画册》。
2、环境创设:活动室中有可供幼儿比较数量的物品。
3、幼儿阅历打算:熟识10以内的数量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爱好
1、比较数量的多少,理解等号的含义,引出大于号和小于号。
(1)出示花园图并提问: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数一数有几种花,每种花各有多少朵。
(2)请幼儿说出各种花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3)提问:红花和黄花相比,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假如用数字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还是一样大?
(4)启发幼儿用一个符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老师:我们可以在两个数量之间放上等号(老师出示“=”)。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5)提问:红花和蓝花相比,哪个多?哪个少?假如用数字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在这两个数字之间能放“=”吗?
(二)和大于号、小于号做挚友。
1、引导幼儿相识大于号“〉”
(1)出示大于号“〉”,引导幼儿视察符号的形态和开口方向,说说像什么。
(2)老师小结:“〉”就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
(3)提问:红花和蓝花相比,哪个多?哪个少?假如红花多于蓝花,可以用数字怎样表示?
(4)启发幼儿用一个符号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老师:我们可以在两个数量之间加上大于号(老师出示大于号),这样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数大。
(5)引导幼儿说出“10大8小”,并列出不等式“10〉8”,读作“10大于8”。
2、引导幼儿相识小于号“〈”。
(1)出示小于号“〈”,引导幼儿视察符号的形态和开口方向,说说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2)老师小结:“〈”像撅着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小数瞧,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
(3)提问:蓝花和红花相比,哪个多?哪个少?假如蓝花多于红花,可以用数字怎样表示?
引导幼儿说出“8小10大”,并列出不等式“8〈10”,读作“8小于10”。
(4)引导幼儿学儿歌:大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3、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大于号和小于号,加深对两种开口方向的记忆。
(1)请两名幼儿扮演数字宝宝,任选一个数字头饰带好,再请另一名幼儿扮演符号,站在两个数字宝宝中间,用身体动作表演“>”“<”,全体幼儿轮番扮演。
(2)请全体幼儿依据表演读出“几大于几”或“几小于几”
4、引导幼儿在嬉戏中练习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1)嬉戏“击鼓传数”。
老师敲鼓,幼儿传数,鼓声停止,装有数字的盒子在谁手里,谁就和前面一位幼儿各从盒子里抽出一张数字卡片,比较大小,如抽出的数字卡片的依次是“9”和“5”,抽出9的幼儿说“9大于5”,抽出5的幼儿说“5小于9”。
嬉戏可依据幼儿爱好反复进行。
(2)指导幼儿理解《幼儿画册》内容,完成练习。
请幼儿数一数图中花园里的花朵各有多少,在对应的空格中填上相应的数字,并在两个数字中间的空格处填上大于号“>”或小于号“<”。然后请幼儿大声读一读不等式。
(三)活动拓展
打算一些可供幼儿比较数量的物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来表达数量关系。
中班教案 篇2
一、目标的制定
我在师傅张老师和马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细致分析教材后制定出三个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2、能连续视察多幅画面,体验胡萝卜先生和胡子之间发生的好玩的事。3、能恰当表述阅读信息。)整节课上下来,其次个目标与过程设计中所呈现出的内容相关性很小,只有在其次环的“帮助鸟太太”中体现了其次个目标;第三个目标也没有很好的达成,“能恰当表述阅读信息”对幼儿来说难度较高。课后马老师对我作了课后评析,我知道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刚好进行反思;张老师又耐性、细致地帮我重研教材,现将目标调整为两点:1、通过阅读,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了别人,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2、能连续视察多幅画面,并大胆表述阅读信息。
二、活动的打算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手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激发幼儿的阅读故事的爱好。教具黑色毛线是为了让幼儿有更直观的感受,帮助幼儿想象着胡子的作用。但是我假如能按幼儿说出的胡子的作用,剪下一段“胡子”来试试它的用处,幼儿可能会更感爱好。
三、教学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部分:1、出示图片,引出话题。2、理解故事,想想体验。3、师幼共读,阅历提炼。4、阅历迁移。
1、出示图片,引出话题。出示胡萝卜先生胡子的图片时,我引导的太快了,在我听到有些幼儿在说他长了许多的胡子、像圣诞老人的胡子等答案时我就立刻接过了幼儿的'话题,胡萝卜先生长着浓密的胡子,每天都得刮胡子。
我并没有对“浓密”进行解读,也没有引导孩子细致视察画面;第三个问题“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放在这个环节不是很合适,因为幼儿已经说出了许多胡子的作用,后面环节一出示图片,孩子们就想到胡子会帮助风筝、帮助鸟太太等,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2、理解故事,想想体验。第一个环节中提问不是很开放,所以导致幼儿的回答跟随着老师预设的路在走。进行反思后我觉得应当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看到了什么?风筝飞的高吗?为什么?但是为了服务其次个目标,我又把这一小环节改成和其次小环节形式一样,引导幼儿连续视察画面,并大胆的表述阅读信息。其次环节:老师先和幼儿一起翻阅23——25页,初步了解故事情节,让幼儿大胆的进行讲解并描述阅读信息。这个环节设计的比较好,达成了其次个和第三个目标,体现了阅读的自主性,也熬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实力。
3、师幼共读,阅历提炼。在这个环节师友一起阅读时可利用看看、说说、师幼互动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了别人的。体验阅历时,“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有什么用?”这里请的幼儿太少了,应当让幼儿大胆地去表达,多请几个,满意他们表达想法的愿望。
4、阅历迁移。
这个环节幼儿探讨的很激烈,但是我没抓住时机,老师应当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们去探讨,探讨完之后让幼儿充分地说说想法,利用同伴资源丰富自己的阅历。
四、师幼互动
1、作为一名新老师,教学阅历不足,在课上,师幼互动的不多。
2、老师的教态。在课上,除了语言上与幼儿有互动之外,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种体态,这些教态都可以和幼儿有互动。而这恰恰是我的缺点,平常讲故事比较平,没有起伏。所以这个诙谐好玩的故事在我的讲解并描述下比较平淡,幼儿的心情始终没有被调动起来,从而第一个目标: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没有达成。所以我还得不断地学习,在讲解并描述故事时,用语气、神情去影响孩子,多运用身体语言。
五、留意细微环节
1、大班的孩子已经比较懂事了,在上课前给他们敲警钟也会约束他们的,因为孩子们心中有顾虑,就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了。上课前敲警钟可以换成轻松的小嬉戏更适合。
2、上课前做好足够的打算会使你上课胸有成足。
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着客观的因素,也有着主观的因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依据物品的特征,制作动物的家。能够正确匹配动物和动物的家。
2、发展孩子们的交往实力。
3、能够有秩序的进行活动。活动打算:建构区:各种盒子,箱子,积木。益智区:小动物图片,一些居住的环境图片。
阅读区;小动物书籍。
动手区:橡皮泥,画纸,卡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小动物们的家”
1、。
师:你们知道什么动物呀?
2、说一说“小动物的家”
师:小动物和我们人一样有爸爸妈妈,有一个暖和的家,那你知道小动物的家都是在哪里吗?
老师小结:每一种小动物他们有不同的外形和不同的习性,因此他们的家也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在水中,有的是树洞,有的在树杈上,有的是在树上,有的是在山洞中,有的则是在泥土里。
二、我来制作小动物的家。
1、引出区角。
师:小动物们的家可暖和啦!但是现在环境都被人们都破坏了,他们都成了无家可归的动物了!那小动物们怎么办?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老师小结:我们帮助他们找到家和做一个家给他们。
2、介绍区角。
师;钟老师为你们打算了许多的材料,请听听我们在区角里可以做些什么呢?
建构区:各种盒子,箱子,积木。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怎么样做呢?可是没有小动物怎么办?在这个区角玩的小挚友,就要等一等,等到美工区的小挚友把小动物做好。然后再请你来做小动物的家。
美工区:橡皮泥,画纸,卡纸。
师;在这里你们可以做什么呢?做各种小动物,做好以后送到建构区,让他们帮助小动物做家。假如他们没时间做的话,就要自己动手做了!
益智区:小动物图片,一些居住的环境图片。
师;这里也有一些小动物,因为我们破坏了他们的家,他们都迷路啦!你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阅读区;小动物书籍。
师:在这里,老师打算了许多的动物书籍,你们可以到里面可以和好挚友说一说小动物以及他们的饿家。
三、幼儿自主选择区角。老师进行指导。
四、整理用具,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从小参与劳动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华蜜。的确劳动不止是一种看法、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实力。而现在的孩子对成人的依靠性日趋渐强,独立生活的实力则越来越差,缺乏劳动的概念,更缺乏对劳动的体验。于是我设计、组织了“给椅子洗洗澡”的社会活动,本活动来源于《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班(上),我以“为椅子洗澡的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 本活动注意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在玩中培育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在做中树立劳动光荣、劳动欢乐的思想,让幼儿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表达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欢乐。
2、激励幼儿学习劳动方法,即运用清洁工具有依次地洗椅子。
3、教化幼儿要爱惜小椅子,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习惯。
重点:教化幼儿要爱惜小椅子,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习惯。
难点:学习运用清洁工具洗椅子,感受劳动的欢乐。
活动打算:椅子每人1张;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数量和幼儿人数相同)、音乐、“椅子”录音。
设计意图:
●录音:“呜呜……”师:是谁在哭呢?
●椅子:“呜呜……”小挚友,我是小椅子,你们身上都很干净,你们看,我的身上很脏,我身上为什么会这么脏呢?
●你们能帮我洗个澡吗?
孝敬案例设计: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中班教案 篇5
目的:
1、学唱歌曲,大胆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情趣。
2、。
打算:
《小乌龟上山坡》CD;蛋壳形节奏操作卡若干;打击乐——串铃,响板;律动音乐〈健康操〉。
重点:
通过不同方式感受节奏型
难点:
能跟着音乐用不同方式精确表现节奏
过程:
一、律动、复习歌曲
跳〈健康操〉进场
练声,复习歌曲〈小黑猪〉
二、新授歌曲《小乌龟上山坡》
(一)观赏歌曲---说说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小乌龟在做什么?
(二)学唱歌曲---小结歌词,引导幼儿边拍手打节奏边念歌词;跟着音乐用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
(三)动作表现---学学小乌龟是怎样爬山坡的(要求幼儿有节奏地学小乌龟爬山。)
三、感受、表现歌曲节奏
1、和小鸡做嬉戏----感受节奏型
2、打击乐分组演奏歌曲。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数字无处不在,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数字在不同的地方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依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以猜数字的嬉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爱好,引导幼儿在猜猜、找找、说说、玩玩、画画中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相识,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字的重要和好玩,从而激发幼儿探究数字奇妙的爱好,培育幼儿主动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看法。
活动目标:
1、运用数字进行嬉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2、在比较视察中,发觉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3、数字改变后,幼儿对其形态感爱好,并乐意产生想象。
活动重点:知道数字代表的意思,感知数字无处不在。
活动难点:运用数字进行嬉戏活动,体验嬉戏的欢乐和数字的好玩。
活动打算:多媒体课件、幼儿人手一支笔、一份记录纸活动过程:
一、嬉戏活动。
1、出示10个颜色不一的格子,幼儿数出。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谁来告知大家上面有几个格子?
师:请你们在心里数一数,数好的举手。
师:他们哪里不一样?(简洁认知一下颜色)2、幼儿依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师: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师:在这每一个格子中都藏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
这些数字宝宝很淘气,要你猜猜他是谁?
接下来请你边看边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
适当的提高挑战性,请孩子们可以一口气猜出两个数字来。
二、结合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师:这10个数字宝宝是我们平常常常看到和听到的,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数字宝宝呢?
幼儿自由回答。
(拓展思维:公路上有数字吗?汽车上有数字吗?)老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师:你们视察很细致哦。吴老师也在许多地方看到过数字,你有没有看到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片。
2025年关于中班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