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钢结构安装安全平台方案.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钢结构安装安全平台方案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钢结构安装安全平台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0
钢构造安装安全平台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130-2025;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标准》(JGJ80—9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标准》〔JCJ162—2025〕
其次章 施工预备
第一节 技术预备
在施工前进展图纸会审及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这两项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录、施工方案和施工标准等技术文件,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削减和避开施工误差。
其次节 物资预备
〔1)材料预备: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货源充分,按材料进场打算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展抽检试验并附有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构造钢》(GB/T700〕中 Q235-A 级钢的规定。
钢管外表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标准的规定;钢管必需涂有防不锈漆;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展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消灭滑丝大螺栓必需更换;、旧扣件均应进展防锈处理,并对屡次使用的受力材料作必要的强度测试。
可调底托、顶托、斜拉杆应合格证。、旧架体均应进展防锈处理,并对屡次使用的受力材料作必要的强度测试。
〔2)机具预备:
依据施工机具需用量打算,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置打算,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0
(3〕周转材料预备:做好模板、钢管支顶等周转料的备料工作,分批分期进场。
10
第三节 劳动力预备
依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打算,组织工人进场,、电管线架设和安装已完成,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及工程治理、施工人员生活的用水、用电需要。
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展岗前培训,对 关键技术工种必需持证上岗,按规定进展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进度打算; 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要求; 进展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第三章 钢构造安全操作平台设计方案
第一节 操作平台设计参数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架将承受钢管,堆放荷载和施工荷载不行超过以下数值〔应避开集中堆放):材料最大堆放荷载 0。8kN/m2(电焊机堆放荷载〕,施工活荷载 2。0kN/m2。
其次节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操作平台设计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组合布置
为满足钢构造施工搭设的满堂脚手架,立杆必需对接,不得承受搭接接长。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设置
〔1)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不应超过0。5m。满堂平台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块。
脚手架必需设置纵、横向扫地杆。。(4〕 脚手架立杆根底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需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
杆固定,。
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加固杆、剪力撑设置
(1)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手架施工层不超过1层。
〔2)水平加固杆:,当层高在8米—20米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之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构造设置一个固结点。本工程承受抱〔箍〕柱的形式,以加强平台的整体抗倾覆力量。
〔3)剪刀撑: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连墙件: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m—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构造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 应实行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5)施工楼梯:满堂脚手架应设爬梯,爬梯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0mm.
(6)全部支架顶部支撑承受可调主楞,立杆底托基底承受脚手架配套下托。主楞螺杆不宜超过200mm。
4、平台板、护栏及兜底网设置
〔1〕平台板承受18mm胶合板,板底铺设在80横枋木上,横枋搁置在顶托管上。弹出平台的位置线和水平掌握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枋〕。
(2〕防护护栏已在高大支模搭设时施工完毕,可满足安全操作平台使用要求。
〔3〕在安装平台板前,,兜底网必需与四周钢管有牢靠拉结,保证兜底网的稳固性和安全使用性能,并按相关要求正确选择和使用兜底网。 5、防雷设施
(一〕避雷装置
搭设的钢管脚手架在雷雨季节应设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包括接闪器、接地极、接地线。1、脚手架顶部高于2m,每个阳角设置避雷针.
2、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承受三根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应承受50×5角钢、φ48钢管或φ22圆钢,,不得承受螺纹钢,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二)、接闪器
即避雷针,可用直径25~32毫米、壁厚不小于3毫米的镀锌管或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杆上,高度不小于1米,并应将最上层的横杆连通,,在该立杆下端设置接地线,并将卷扬机外壳接地。
〔三〕、接地线应尽可能承受钢材
10
垂直接地极可用长1。5~2米,直径25~30毫米、,直径不小于20毫米的圆钢或50×~14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宽25~40毫米的扁钢。另外也可用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金属桩、钻管、吸水进管以及与大地有牢靠连接的金属构造作为接地极。接地极按脚手架上的连续长度在50米之内设置一个,并应满足离接地极最远点内脚手架上的过渡电阻不超过10欧姆的要求。,并在地面下不浅于50厘米,埋设时应将填土夯实。蒸汽管道或烟囱风道四周常常手热的土层内,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砖石焦渣或沙子内, 以及特别枯燥的土层内不得埋设接地线。
〔四〕、接地线即引下线
可承受截面不小于16 mm2的铝导线或截面不小于12mm2的铜导线.
为了节约有色金属可在连接牢靠地前提下承受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mm 的扁钢。接地线的连接要确定接触牢靠,连接时应将接触外表的油漆及氧化层去除,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中性凡士林。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最好用焊接,焊接点的长度应为接地线直径的6倍以上或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如用螺栓连接,接触面不得小于接地线截面积的4倍,拼接螺栓直径不小于9毫米.
第六章 安全操作平台的搭设与撤除事项
第一节 搭设和撤除
1、搭设、撤除人员必需持证上岗,身体状况良好,经过质量及安全技术交底,准确把握本工程卸料平台的搭设、撤除的特点及方法。
2、搭设、撤除时设专职安全员指挥、看护,划定戒备区,设立警示标志 ,非搭设、撤除人员制止进入施工区域。
3、支撑架搭设流程:
摆放立杆底座垫块→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连墙件→平台三周边围护栏杆→兜底网→铺枋木、胶合板平台板和挡脚板。
4、安装检查:安装前对操作人员身体状况、防护用品、安全用机械设备、安装环境等进展检查。
5、操作平台撤除:
拆卸前必需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拆卸区域拉设安全警示带,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该
10
区域,现场专职安全员及施工员全过程进展指挥及监视。
10
1) 撤除应依据后装的构件先拆、先装的构件后拆的挨次进展撤除 ,撤除作业必需由上而下逐层进展,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工人必需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展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撤除工作完成后对现场进展清理,并进展刷漆保养。
拆卸下来的钢管及模板等集中整体堆放,利用塔吊捆绑吊下地面,拆卸的扣件应规堆,拆卸过程不得将拆卸材料往下抛。
其次节 操作平台的检查和验收
1、、安全网必需供给产品合格证。
2、由工程部组织对卸料平台进展 100%自检验收,并通过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并签名确认前方可投入使用.
3、平台使用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定期保养和随时检查,假设觉察问题准时挂上警示牌并上报处理,待处理完毕重进展检查没有问题后,方可重使用.
4、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对卸料平台擅自进展改动、变更,假设因实际状况必需进展变更时须经本方案审批部门的同意方可进展.
第七章 应急救援预案
在高支模区域内施工极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重大伤亡事故。本预案针对梁板高支模施工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等紧急状况的应急预备和响应.
火警:119 公安:110 医疗:120 交通:122
应急救援机构
工程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由工程经理担当,副组长由工程副经理担当,成员由工程部各部门主管领导及安全员等人员组成,公司本部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部。
工程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 为: 组 长: 〔 :〕
副组长: ( :〕
组 员: 等.
10
7。2 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1、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2、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援实施的预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3、进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打算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4、当发生紧急状况时,马上报告公司相关主管部门并准时实行救援工作,尽快掌握险情集中,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马上向组长汇报,由组长马上上报公司,必要时,汇报当地有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2、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工程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尽快掌握险情集中,并协作、帮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3、事故发生时,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负责人指挥安排.
4、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小组马上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实行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削减事故的损失。
5、事故发生后快速掌握危急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展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好现场清洁,,查明人员伤亡状况,帮助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
6、工程部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7。4 应急救援装备
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值班 、报警 、无线对讲机、灭火器材、消防专用水管、消防水池、防毒面具、应急药箱、担架、抽水机及切割机等。
7。5 应急救缓药品
外用药品:红药水、碘酒、消毒的棉签、药棉、纱布、胶布、绷带、创可贴、跌打万花油、眼水、眼膏、烫火膏、凉快油或驱风油、三角巾、急救包。
10
服药品:十滴水、保济丸或藿香正气丸、一般退烧药品。
10
7。6 应急救援措施
物体打击急救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展处理。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急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
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始终线上,不能任意旋曲。假设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开头颈的摇摆,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观看伤者的受伤状况、受伤部位、损害性质 ,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顿者,应马上进展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Ο,尽快送医院进展抢救治疗。
消灭颅脑损伤,必需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堵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峻的颅底骨折及严峻的脑损伤病症消灭,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掩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准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
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洁去除伤口外表异物,剪除伤口四周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掩盖包扎创口。
6〕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担忧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 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2〕高空坠落急救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展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看伤者的受伤状况、部位、损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心跳停顿者,应马上进展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о,尽快送医院进展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确定制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2〕消灭颅脑损伤,必需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
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堵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峻的颅底骨折及严峻的脑损伤病症消灭,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掩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准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10

钢结构安装安全平台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TONGMU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