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大班语言教案通用[7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大班语言教案通用[7篇] 】是由【森森】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大班语言教案通用[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大班语言教案通用[7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用齐唱、轮唱等方式演唱歌曲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疼惜粮食
  活动打算:
  1、PPT课件
  2、《悯农》情景剧
  3、节奏卡农嬉戏阅历
  4、会念古诗《悯农》,了解古诗大意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出示郊外风景图片)今日,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背好你的小书包,我们动身了!
  (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师幼作郊游状)
  二、复习古诗《悯农》
  师:(出示农夫锄禾图片)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农夫伯伯在种粮食)
  师:这么大的太阳,农夫伯伯还在地里干活。粮食真的来之不易。有一首古诗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你们知道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吗?(悯农)。你们会念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节奏卡农嬉戏《悯农》
  师:现在农夫伯伯两小块地,要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种,其次组后种,你们行吗?










  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是一起出来的,确定要一起回家的。第一组先种确定会先种完,想个什么样的方法等等其次组,一起完成任务再回家?
  (启发幼儿说出同时结束规则)
  四、看情景表演,完整感受歌曲
  师: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小挚友,他们也在帮助农夫伯伯种地,我们一起去看看。
  五、初步学唱歌曲
  师:刚才这群乐于助人的小挚友种地的时候,唱的什么歌啊?怎么唱的啊?谁来学学看.
  (幼儿说出一句,老师重复唱出,配钢琴伴奏)
  六、齐唱歌曲
  师:(出示农夫锄禾图片)农夫伯伯种地这么辛苦,我们也去帮帮他。
  (启发幼儿唱出强弱规律:锄地要用力)
  七、轮唱歌曲
  师:(仿照农夫)感谢你们帮我的忙。可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我还有两小块地要种,你们情愿接着帮助我吗?
  (启发幼儿轮唱歌曲,尝试同时结束)
  八、活动结束
  师:小挚友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背上小书包,回家落!
  (钢琴伴奏)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城里最美丽的巨人》是一本好玩的绘本,主题突出,形象生动,画面感染力强,整个故事以“乐于助人”为主线贯穿始终,故事情节突出,教化价值很大。《指南》中也提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嬉戏中通过视察和仿照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幼儿能够主动去留意到别人的心情,并有关切、爱护的表现所以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所以,本次活动我想利用这样一本好玩的绘本,着重从情感——体验帮助别人的欢乐,感知主子公乐观、和善的特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与同伴进行沟通、发表看法。
  2、体验帮助别人的欢乐,感知乔治乐观、和善的特性。
  3、在活动中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与同伴进行沟通、发表看法。
  难点:在活动中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活动打算
  1、PPT、笑脸、哭脸牌。
  2、绘本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发揣测
  导入语:老师收到一张照片和一封信,这封信是给巨人乔治的,信里是这么说的:我们要送你一顶漂亮的金冠,因为你是城里心眼儿最好的巨人,这顶金冠跟你的袍子很相配。
  提问1:你们猜猜看,巨人和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提问2:信里说这顶金冠和袍子很相配,你们觉得巨人乔治美丽吗?(幼儿投票并说出理由)
  过渡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阅读绘本,找寻答案
  1、出示图片,幼儿视察,老师讲解并描述。










  2、阅读P4~6,老师讲解并描述,幼儿进行投票。
  老师:这天,乔治发觉城里开了家新商店,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美丽的衣服。于是他走进店里,买了......一件美丽的衬衫,一条美丽的裤子,一根美丽的皮带,一条美丽的条纹领带,一双美丽的袜子,上面还绣着菱形花纹,还有,一双乌黑锃亮的美丽皮鞋。(老师边说边出示服饰图片)
  提问:现在,你觉得乔治美丽吗?(幼儿进行投票并说明理由)
  3、阅读P6、出示图片。
  幼儿视察巨人的表情,老师讲解并描述并提问:你觉得乔治会怎么做?
  4、幼儿揣测,老师讲解并描述P8~9,揭晓答案。
  5、阅读P10、出示图片
  幼儿视察,自由讲解并描述图片上所发生的事情,老师小结讲解并描述。
  出示对比图片,老师提问:你觉得乔治会怎么做?
  幼儿视察,自由讲解并描述。
  6、阅读P12,揭晓答案。
  7、提问:接下来还会遇到那些小动物呢?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困难?乔治还会接着帮助他们吗?小挚友们去书中找寻答案吧!(P14~25)
  幼儿分组,自由阅读,从书中找寻答案。
  8、共同阅读,幼儿自由讲解并描述,老师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
  9、出示图片,感受巨人的心情
  提问:巨人怎么了?为什么他会哭?幼儿思索回答。
  老师阅读P26~28,找寻答案。
  10、出示图片,幼儿视察,找寻线索。










  11、阅读P29,体会巨人心情并再次进行投票:你觉得乔治美丽吗?(幼儿投票并说明理由)
  12、阅读P30,揭晓答案。
  三、师幼回顾,共同总结。
  老师:虽然乔治失去了美丽的衣服,但是他喜爱帮助别人,他的心很美丽,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了欢乐,他是城里最最好心眼儿的巨人。小挚友,假如你真的情愿帮助别人,那么这种欢乐就是会抑制不住的!
  四、帮助乔治、设计服装
  师:乔治用自己美丽的衣服帮助了别人,他自己都没有衣服穿了,小挚友,你们能帮助乔治设计一套美丽的衣服吗?乔治肯定会很快乐,很感谢你们的'!
  活动总结
  大班孩子对于“美、美丽”的概念更多的停留在表面,对于“内在美”的意义还不够清楚。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孩子通过乔治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孩子们的思想进行碰撞,让孩子们进行选择,对于“内在美”的含义更加深刻。活动中我让孩子通过3次投票,帮助他们更直观的了解“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区分以及内在美的重要意义,体会帮助别人的欢乐心情。整个活动,依据《指南》精神,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活动氛围轻松,言论自由,在探讨中达到教学目标。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励幼儿针对画面畅所欲言,同时也能留意倾听同伴讲解并描述。
  2、激发幼儿对美妙事物主动憧憬的情感,并能创意性地想象。
  3、初步培育幼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鉴赏实力。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风光 前大胆讲解并描述。










  5、激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打算:
  喷绘彩图三幅
  活动过程:
  1、出示想象画――给幼儿以视觉冲击。
  老师:你想说什么?(幼儿畅所欲言。)那这是真实生活中的事吗?(由于固有的生活阅历,幼儿会想到是梦)你们做过梦吗?让我们一起来共享你的梦吧!
  幼儿尽情描述自己曾经做过的梦。
  老师:真是一些美妙的梦!我们来听听做这个梦的小挚友是怎么讲的-------。老师朗诵配画诗。
  老师:你听到了什么?(大树变成了小草,恐龙变成了小爬虫,大海变成了小水坑,大山变成了小土包。)
  老师:为什么会是这样?那对这个大巨人来说,还有什么会变成什么?(激励幼儿将重新创建的句子用原诗格式朗诵出来。)那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
  老师介绍原画名――《我和恐龙》
  2、出示想象画二――《梦中城市》
  老师:我们来看另一个小挚友的梦。他说:我梦里去过这样一个城市------什么样的城市?这幅画的名字是――《梦中的城市》。你梦里的城市是什么样的?或者你想要的城市是怎样的?(幼儿描述自己梦中的城市)我真想和你们一起到你们梦里的城市去!
  3、老师:来看最终一个小挚友的'梦。出示想象画三。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幼儿凭感觉叙述)老师:究竟有谁?(狐狸、熊、猪、兔子妈妈、小挚友)它们在干什么?听听做梦的小挚友是怎么说的?(师朗诵配画诗)给画起个名字吧!










  老师:我们一共观赏了三个小挚友的画,这三幅画都表现了什么主题?(梦)这种表现梦和想象出来的事物的画我们称它为“想象画”。
  4、引导幼儿比较三幅画,强调画面色调的表现和远近手法的表现。老师:你觉得最终一幅画和前两幅画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远近效果),大面积地涂上绚丽色调是为了表现梦的美妙和多彩呀!
  5、延长活动――画梦
  活动反思:
  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爱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主动应答的环境”以及要“激励幼儿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实力和思维实力。”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语言较清晰地回答问题。
  2.能大声、有表情地在集风光 前讲解并描述故事。
  3.尝试依据故事情节,分角色合作表演。
  4.喜爱参与故事表演活动,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
  活动打算:
  故事录像带、录像机、电视机、表演道具(角色头饰、场景等)。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录像,完整观赏故事内容。
  (2)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讲解并描述故事。
  (1)集体完整讲解并描述故事,能运用故事中的'美丽语言进行讲解并描述。
  (2)分组自由讲解并描述,人人参加。
  3.表演故事。
  (1)个别幼儿在集风光 前讲解并描述故事,其余幼儿依据故事讲解并描述做相应的表演。
  (2)分组表演故事,尝试依据故事情节安排角色、合作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一、作品赏析
  (一)内容简介
  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挚友们找到了很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慧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
  (二)主题分析
  通过讲解并描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找寻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验,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妙憧憬,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
  (三)情节分析
  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忧呢?
  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出现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
  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肯定引起了孩子们的爱好,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
  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肯定也很想听听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爱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出现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和顺的性格一览无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
  小姑娘惊慌、惊异、快乐的表情改变,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调
  画面的色调光明,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暖和、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
  在构图上,作者运用了大片的、简洁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非常清楚,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
  2.图画中隐藏的细微环节
  图画书中老奶奶的发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辫、花棉袄配小绿裤的服饰装扮,还有小背篓、小陶盆以及溪边淘米、洗粽叶的画面……这些细微环节的刻画与故事的主线“粽子”串连起来,呈现出
  浓浓的民俗韵味。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美丽,娓娓道来,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这句话反反复复,贯穿整个故事,使小读者读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达了老奶奶的美妙心愿。
  “粽叶”和“粽米”对于幼儿来说是新出现的词汇,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圆又白”这两对形容词就比较简单理解和驾驭了。
  “采、洗、包、吃、讲”这五个动词将整个故事的情节串连起来:采粽叶——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讲故事。
  象声词“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的出现既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同时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动设计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1、引导幼儿进行看图讲解并描述。
  2、引导幼儿了解我们四周的环境,增加幼儿环境爱护意识。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洁对话。
  
  1、与水有关的录像带或照片。
  2、有关人类生存,动物生长、植物生长、机器生产等离不开水的图片。
  
  一、谈话引入:
  小挚友们,你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师拿出一杯水)你们知不知道水有哪些用处呢?(请幼儿回答)对了,水的用处可多了。清洁的水大家都喜爱,假如水被污染了我们该怎么办呢?(爱护水)师板书课题:《请大家爱护水》

2025年大班语言教案通用[7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森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