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pkpm参数选取.pdf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pkpm参数选取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pkpm参数选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pkpm参数选取--第1页
pkpm 参数选取
(一)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
一般情况下取默认值 0 度,当结构平面比较复杂, L 型或 Y型或结
构平面不规则时,可按 0,45 度分别输入计算,再看程序算出的最大
地震力方向(周期振型地震力输出文件第一项),输入该角度重新计
算,按三个角度计算结果的最大值配筋。
2)混凝土容重( KN/m3 )
一般情况下取混凝土容重25 KN/m3 ,考虑墙体抹灰、装修等荷
载,应大于25 KN/m3 ,不同结构形式取值不同,可按如下参考,框
架 结构: 26 KN/m3 , 框剪结构:27 KN/m3 ,剪力墙结构:28
KN/m3 。
3)钢材容重( KN/m3 )
一般采用默认值 78 KN/m3 ,如考虑装修饰面荷载可酌情增加。
4)裙房层数
按实际情况取,无裙房时取 0。此项必须填写,以便确定剪力墙底
部加强区高度及裙房的抗震等级。层数可按建筑图所画层数填写,包
含地下室层数。
5)转换层所在层号
按 PMCAD 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 3 层,转
换层位于地上 2 层,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 5。
6)嵌固端所在层号
这里的嵌固端指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端,注意嵌固端和嵌固端所
在层号的区别,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
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 +1 ;而如果在基础顶面嵌固时,嵌固端所在
层号为 1。程序缺省的嵌固端所在层号为“地下室层数+1”,如果地
下室层数修改了,注意嵌固端所在层号是否需相应修改,判断嵌固端
位置应由设计人自行完成。 7)地下室层数
一般按实际情况填写,此参数对计算时回填土对结构的约束作用,
pkpm参数选取--第1页 : .
pkpm参数选取--第2页
风荷载计算,内力组合控制高度,底层内力调整,剪力墙底部加强区
高度及地下室外墙设计等均有影响。
8)墙元细分控制最大长度( m )
一般可取 ,结构分析时,墙元细分为一系列的小壳元,为保证
分析精度而给的限值。 9)对所有楼板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为避免由于局部振动的存在而影响结构位移比等参数的计算,所
以在计算周期位移等指标时勾选此项,在计算内力和配筋时不选用,
特别是错层结构,有跃层柱或定义了弹性板和弹性模的结构,都不勾
选。
10 )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一般情况不选取,按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考虑。
特别是对于板柱结构定义了弹性板 3、6 情况。但已选择对所有楼层强
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此条无意义
11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此项可不点取。
12 )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
应勾选,使得墙的无效翼缘部分内力计入框架部分,实现框架,
短肢墙和普通墙的倾覆力矩结果更合理。(墙的有效翼缘规定见混规
条和抗规 条)
13 )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
相当于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自动实现梁板边
界变形协调,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应勾选。
14 )结构材料信息
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选取。
15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模拟施工加载 1 模式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该模型应
用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适用于有吊柱的情况;
按模拟施工加载 2 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
削弱了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传给
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计算框架 -剪力墙结构基础时可选模拟施工加载
pkpm参数选取--第2页 : .
pkpm参数选取--第3页
2;
模拟施工加载 3 采用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接近于施工过程,
故此建议一般对多、高层建筑首选模拟施工 3;对钢结构或大型体育场
馆类(指没有严格的标准楼层概念)结构应选一次性加载。对于长悬
臂结构或有吊柱结构,由于一般是采用悬挑脚手架的施工工艺,故对
悬臂部分应采用一次性加载进行设计。当有吊车荷载时,不应选用模
拟施工3。
16 )风荷载计算信息
一般选择“计算水平风荷载”
17 )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一般选择“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18 )结构所在地区
可按相关设计规范和文件选取,一般选全国。
19 )“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
一般选楼层剪力差法(规范方法)
(二)风荷载信息
1)地面粗糙度类别
按《荷载规范》 选取。
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 )
按《荷载规范》 基本风压 ω0 采用,普通建筑按规范给出的
50 年一遇的基本风压采用,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
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的取值应适当提高,一般情况下,对于
房屋高度超过 60m 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计算可按基本风
压的 倍采用。
3)X,Y向结构基本周期(秒)
新版 SA TWE可以分别指定 X 向 Y 向的基本周期,用于 X 向和 Y
向的风荷载计算,可按《荷载规范》附录 F 计算,程序按简化方式对
基本周期赋初始值,设计人也可以在 SA TWE计算完成后得到准确的
自振周期,再重新填到此处,从而得到更准确的风荷载。
4)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 )
pkpm参数选取--第3页 : .
pkpm参数选取--第4页
可按程序的默认值,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 5,有填充墙的钢结构
2,无填充墙的钢结构 1。5)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可按程序默认值取
6)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 KN/m2 )
一般结构可采用默认值,程序默认此项与基本风压相同。
7)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 % )
可按默认值取 2。
8)顺风向风振
一般勾选此项。详见《荷载规范》 。
9)横风向风振
此项不点取。
10 )扭转风振
此项不点取。
11 )水平风体型系数
普通结构体型分段数可取 1,体型系数为迎风面和背风面的绝对值
之和,体型系数按《荷载规范》 选取,普通矩形住宅取 ,高层
详细可参考《高规》 ,一般取 ,满足 第 4 条的建筑取

12 )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
此项用于设缝多塔计算,与多塔结构遮挡面结合使用,不设置遮
挡面此项无意义,可按程序默认值,输入 0 也可以。
13 )特殊风体型系数
普通建筑可不用此项,计算方法和“水平风体型系数”相同,计
算更为精细。
(三)地震信息
1)结构规则性信息
该参数在程序内部不起作用,建议选不规则。
2)设防地震分组
依据地质勘察报告和《抗震规范》指定填写。《抗规》 条,
附录 A。
pkpm参数选取--第4页 : .
pkpm参数选取--第5页
3)设防烈度
依据地质勘察报告和《抗震规范》指定填写。《抗规》 条,
条, 条,附录 A。4)场地类别
依据地质勘察报告指定填写。《抗规》 条表 ;见地勘报
告。
5)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框架抗震等级
按《抗规》或《高规》等相关规范选取。(注意提高或降低抗震
等级的条件)
6)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正常选不改变,当遇到《抗规》 情况时,视具体情况选取。
《抗规》 条表 。7)中震(或大震)设计
一般建筑选不考虑。主要针对复杂高层、超限高层需进行中震验
算时点取。
8)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可勾选,根据抗规 条计算的地震效应没有符号, SATWE 原
有的符号确定规则是每个内力分量取各振型下绝对值最大者的符号,
勾选此参数可解决原有规定下个别构件内力符号不匹配的情况,
9)考虑偶然偏心
一般情况下高层都选取,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
影响,选择后程序将增加计算 4 个地震工况,即每层的质心沿垂直于
地震作用方向偏移 5% 的地震作用。计算位移比时看此工况下的值,计
算位移 (角)时可不考虑此工况下的情况,多层结构可不考虑偶然偏心作
用。
10 )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一般多层和高层可根据楼层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比值判断:若
该值超过 ,则可认为扭转明显,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计算,反之可不用选。《高规》 条文说明指出:当计算双向地震
作用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但应与单向地震作用考虑偶然偏
心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取不利的情况进行设计。
11 )X,Y向相对偶然偏心
pkpm参数选取--第5页 : .
pkpm参数选取--第6页
一般取缺省 。
12 )计算振型个数
一般最少取 3 且为 3 的倍数,一般不小于 9,高层一般取 15 或
18 ,多塔建筑每个塔楼的振型数应大于9 ,但是指定的振型数不应大
于结构固有振型的总数(3x 层数),否则会引起地震力计算异常。振
型数是否够多的衡量标准是振型的质量参与系数达到总质量的90% 以
上。13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荷载组合值系数

pkpm参数选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738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