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 -
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
一、 引言
随着全球农业的快速发展,害虫防治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这一过程对于昆虫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残留污染、抗药性增强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昆虫脱皮抑制剂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莱氏绿僵菌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因其高效、环保等特点,在害虫防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了五种常见的昆虫脱皮抑制剂,旨在探究它们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为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昆虫脱皮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农药,能够通过干扰昆虫的蜕皮过程,达到杀虫的目的。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害虫造成的农业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而昆虫脱皮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这一损失。目前,市场上已经上市的昆虫脱皮抑制剂种类繁多,但其与生物农药的相容性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昆虫脱皮抑制剂,分别为甲氧虫威、氟虫胺、噻虫嗪、吡虫啉和噻嗪酮,旨在评估它们与莱氏绿僵菌的协同作用。
莱氏绿僵菌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生物农药,其杀虫机制主要是通过侵入害虫体内,产生一系列酶类物质,破坏害虫的细胞结构,最终导致害虫死亡。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莱氏绿僵菌与其他农药的相容性也是一大难题。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对比分析了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发现部分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存在较好的相容性,能够有效提高杀虫效果。例如,甲氧虫威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对棉铃虫的杀虫率,达到80%以上。
- 3 -
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在田间环境中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剂量下,甲氧虫威、氟虫胺和噻虫嗪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使用,对棉铃虫、玉米螟等害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莱氏绿僵菌。这一发现为生物农药的复配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本研究选取了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分别为甲氧虫威、氟虫胺、噻虫嗪、吡虫啉和噻嗪酮。莱氏绿僵菌作为生物农药,由我国某生物农药公司提供,经鉴定为Metarhiziumanisopliae。实验昆虫选用家蚕(Bombyxmori)作为试验对象,家蚕幼虫购自我国某家蚕养殖基地,实验前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养殖。实验前,家蚕幼虫均处于5龄期,。实验所用试剂包括无菌水、丙酮、乙醇、氯化钠等,均为分析纯。
(2)实验方法:实验分为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两部分。室内实验采用人工气候箱,温度设定为25℃±1℃,相对湿度为60%±5%,光照周期为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首先,将家蚕幼虫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0头,分别用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和莱氏绿僵菌进行处理后,观察幼虫的死亡情况。处理方法如下:将昆虫脱皮抑制剂和莱氏绿僵菌分别用丙酮或无菌水稀释至不同浓度,将稀释后的药液喷洒在家蚕幼虫体表,确保均匀覆盖。同时,设置一个对照组,仅喷洒无菌水。每隔24小时观察一次幼虫死亡情况,记录死亡数量。
- 3 -
(3)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死亡率和虫体生长抑制率。死亡率计算公式为:死亡率=(处理组死亡数量-对照组死亡数量)/对照组死亡数量×100%。虫体生长抑制率计算公式为:(对照组虫体平均体重-处理组虫体平均体重)/对照组虫体平均体重×100%。通过分析不同浓度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作用,确定最佳处理方案。同时,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室内实验的结果,并分析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面积为20平方米。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害虫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数据采用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处理,差异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
三、 结果与分析
(1)室内实验结果显示,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使用对家蚕幼虫的死亡率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甲氧虫威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处理组在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达到90%以上,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莱氏绿僵菌的对照组(死亡率约为50%)。其他四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处理组,其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莱氏绿僵菌的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在虫体生长抑制率方面,甲氧虫威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处理组表现出最高的抑制率,达到60%以上,表明该组合对家蚕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4 -
(2)通过分析不同浓度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作用,我们发现,当甲氧虫威的浓度为100mg/L时,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处理效果最佳。此时,家蚕幼虫的死亡率达到92%,虫体生长抑制率达到65%。此外,当氟虫胺、噻虫嗪、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浓度分别为50mg/L、100mg/L、50mg/L和50mg/L时,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处理效果也较为显著,但与甲氧虫威相比,其效果略逊一筹。这些结果表明,甲氧虫威在提高莱氏绿僵菌的杀虫效果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
(3)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室内实验结果一致,甲氧虫威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处理在家蚕养殖现场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在试验期间,处理组的家蚕幼虫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死亡率达到85%,而对照组的平均死亡率为35%。此外,处理组的虫体生长抑制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达到45%。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室内实验的结果,即甲氧虫威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使用在家蚕养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5 -
四、 结论与讨论
(1)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探讨了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甲氧虫威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使用在家蚕幼虫的防治中表现出显著的效果,死亡率达到90%以上,生长抑制率达到65%。这表明甲氧虫威与莱氏绿僵菌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有效提高生物农药的杀虫效果。
(2)实验结果显示,其他四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联合使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杀虫效果,但效果不如甲氧虫威显著。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选择昆虫脱皮抑制剂与生物农药的复配方案时,应优先考虑与特定生物农药相容性较好的抑制剂,以实现更好的防治效果。
(3)本研究为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优化昆虫脱皮抑制剂与生物农药的复配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本研究结果也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将进一步研究不同昆虫脱皮抑制剂与其他生物农药的相容性,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高效、环保的生物防治方案。

五种昆虫脱皮抑制剂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