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第1页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代亲属制度中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点,即其亲属称谓中常带有伯、仲、叔、季等区别字。对此,
虎通义 ·姓名》总结道:“称号所以有四何 ? 法四时用事先后长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时长幼号曰伯、
仲、叔、季也。伯者,长也。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 ”该制
度( )
A. 冲击了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 B. 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团结
C. 解决了贵族权力分配的矛盾 D. 构建起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乌孙国王看到汉使强大,于是派遣使者“献马”,朝贡于汉;大宛国思汉威, “遣子入
侍,质于汉”;安息国闻西汉王朝使者至安息, “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上述材料表明( )
A. 西域和中原的联系密切 B.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 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繁荣 D. 中原王朝政治局面稳定
“两府三司”制,“置枢密院, 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 号为‘两府’”,两府之下,三司“掌
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 ”。这一体制( )
A. 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 B. 导致中枢权力发生转移
C. 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 D. 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李贽不同意董仲舒提倡的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说法,认为人类的任
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考虑,只不过情况不同、功利大小有所差别。李贽还认为天理就在百姓的日常
生活当中,不在天边的庙堂里,更不在空谈说教里。上述主张( )
A. 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思想 B. 对传统儒学思想提出了挑战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第1页 : .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第2页
C. 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D. 宣扬了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
5. 宋代似前长距离贩运的商品中多以珍奇宝物、奢侈品与土特产为主,而明清时期则呈现出以民生用品为
主的趋势。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重农抑商的强化
C. 自然经济的瓦解 D. 市民阶层的壮大
6. 19 世纪 60 至 80 年代,武汉成为 “世界茶叶港 ” 通过便捷的水路运输,汉口直通长江流域几个重要红
茶产区、包括两湖茶区,以祁门为中心的皖南茶区,以宁乡为中心的江西北部茶区这一现象( )
A. 缘于长江沿岸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延续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
C. 说明列强的侵略意图已经实现 D. 体现出对外贸易的逆差地位
7. 1904 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
寓诸名人之事迹……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 ” 高等小学堂“陈述黄帝尧舜以来历朝治乱兴衰大略,俾知古
今世界之变迁⋯⋯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这一规定( )
A. 标志着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 的变革 B. 有利于塑造近代新式“国民 ”
C. 说明近代教育摆脱了传统观念束缚 D. 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8. 1920 年 2 月浙江爆发的 “一师风潮”,缘起于浙江教育厅不顾学生反对撤换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一
事。经亨颐主张改革国文课教学, 支持传播新思想,创办进步刊物,成为浙江“主持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 ” 4
月 17 日,“--师风潮”终以学生的胜利而告终,全校复课。这表明当时的浙江地区( )
A. 民主与科学的观念被普遍认同 B. 引领了全国的教育改革
C. 新文化运动成果得到继承发展 D. 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
9. 1938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精神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号召全体宣传队员 “到前
线去”。下图为廖冰兄响应号召创作的《抗战必胜连环图》(部分),在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各城镇流动
展出。由此可知,宣传队的活动( )
A.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 展现出民众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C. 适应了民族抗战新形势的需要 D. 体现了两个战场之间的相互配合
10. 下图为 2016——2021 年我国农村经济年度增幅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缘于( )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第2页 : .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第3页
A. 国际环境的极大改善 B. 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衡发展 D. 生产关系改造的基本完成
11. 6 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纂的《民法大全》,不仅是一部规范商品生产的法律,而且还推动
了人权的发展。具体来看,其扩大了罗马法规定的自由权和市民权主体、改善了妇女境况、加强了对弱势
群体的保护。据此可知,《民法大全》( )
A. 蕴含了社会公平的理念 B.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维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D. 注重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12. 据统计,英国都铎时期 (1485——1603 年),打击粮食囤积方面的王室敕令有:“禁止粮食投机和未经
许可的军需供应”“命令调查委员会成员调查粮食囤积及禁止囤积粮食 ”“命令惩罚粮食囤积者”“执行
反对抢先批购者,囤积居奇者,居中转售者的法令”等。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
A. 价格革命影响国内市场秩序 B. 资本主义农场增加了粮食产量
C. 重商主义导致囤货行为发生 D. 商业革命使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13. 1814年,维也纳会议的正统原则如下 :承认 1789 年前法国及其他各封建君主是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
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若原有君主被拿破仑推翻,可由其兄弟或亲属代替为世袭君主。这一原
则的提出( )
A. 开创了用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B. 旨在恢复和巩固欧洲的封建秩序
C. 使欧洲国家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D. 打破了大国主宰欧洲事务的局面
14. 1920年,英国输入印度的纺织品减少了 25%,有 25000 人放弃了政府的官职和爵位。仅 1921——1922
年,工人罢工 674 次,参加人数达百万以上,共损失劳动日 1095 万多个。许多地区都发生了新的农民运动,
农民进攻地主的庄园, 和不合作运动的参加者一起举行群众示威游行。 据此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
A. 基本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地位
C. 具有彻底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D. 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5. 1973 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 “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一概念,为发展中国家制定
共同的行动纲领和斗争策略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拿起 “石油武器”,发动了一场震惊世
界的石油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这说明( )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第3页 : .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第4页
A. 第三世界影响日益增强 B. 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C. 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 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16. 1988 年,美国修订《综合贸易及竞争法》,专门设定了“特殊 301 条款”,该条款要求美国贸易代表署
每年确定那些拒绝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名单,以及那些拒绝给予依赖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生产商提供市场
进入机会的国家的名单,从而对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报复。这表明( )
A. 国际贸易以髙科技产品为主 B. 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C. 国家间的竞争呈现出新趋势 D. 全球化不利于科技文化交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 52 分。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文化高峰———宋代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很早就指出: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文化发展臻于古代历史高峰和趋向内省、精致等特征已成为大
多数学者的共识。诚然,社会的发展是多种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而宋代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自有其
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动因。诸如,以土地进一步私有化为特征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动,
“本朝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崇儒右文政策的确立,以性、命、义、理为主旨,将道德伦理本体化的理学体
系的建构等。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教育和学术研讨机构,书院不仅为两宋培养了大量人才,更重要的是书
院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和兴旺。同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宋代书院又以其开风气、厚风俗的功
效浸染了社会的多个角落,培育了两宋时期浓厚的人文气象,从而为宋代文化高峰的出现推波助澜。
——摘编自刘玲娣《宋代书院及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书院的积极影响。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中的文章·文章中的时代
梁启超在《时务报》 (1896——1898 年)上发表的部分文章统计表
册数 文章名称
一 《论报刊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自序》
《论学校二(变法通议三之二——科举 )》《西学提要农学总

叙》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第4页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历史(广东百G)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548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