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1页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1.《古诗三首》
1.《四时田园杂兴》写了村农民男耕女织以及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民
的勤劳,以及儿童的天真可爱。
2.《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天真稚气的小孩脱冰作戏的场景,展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意
趣。
3.《村晚》这是一首描写乡村晚景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
在、无忧无虑。
5.《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稚子弄
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
景图。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 ,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一个 “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
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前
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 “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短笛无腔信口吹。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横”坐不
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如改为 “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2.《祖父的园子》
、自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
以及祖父的思念。
2.“祖父的园子 ”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 “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1页 :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2页
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
了“我”的人生。
、动感十足的画面。第一、二自然段是由白的、黄的、
大红的、金粉的蝴蝶、金的蜻蜓、绿的蚂蚱、各色鲜艳的花组成的一幅色彩丰富绚丽而富于生气的
画。第十三自然段则是一幅流动的画,“我”看见黄瓜摘来吃,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采倭瓜花,捉
蚂蚱,随着作者文字的描述,一个个画面一一展现,在画面自然转换中,读者能够充分感受作者童
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本文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 ”之一,被誉为 “20世纪 30 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虹是一
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这句话写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 “明晃晃 ”一词改为 “五颜六色 ”好不好?不好。 “明晃晃 ”一词
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
物的满心喜爱。如果改为“五颜六色 ”,只是表现色彩的丰富多样,则不能传达出这种感情。
,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
的“头”来铲。
因为我太小,祖父拔下锄头杆,让 “我”单拿着 “头”铲地,表现祖父体谅我,不愿让 “我”太劳累,表
现他对 “我”的疼爱。
8、“我”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
(1)园子给了 “我”自由。“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即使是瞎闹也不会受到责备。
(2) 园子给了“我”快乐。这里有 “我”喜欢的昆虫、花鸟、植物,这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活力的,是
“我”喜欢的环境。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
草、种白菜、铲地、浇水。我还追蜻蜓、摘吃黄瓜、捉玩蚂蚱等。 特别之处: (1)祖父的园子是
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许多可爱的昆虫,白、黃、
红、金、绿,各种颜色一应俱全。 (2)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自由自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花是自
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
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2页 :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3页
,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
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感受:园子里的生活是无拘无的,是完全自由的。不光“我”是
自由自在的,就连这里的植物、动物仿佛也是自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人来干涉。
,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在祖父的菜园里玩耍的情景:
关上小虫子,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摘吃西瓜,追逐蜻蜓,捉完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3.《月是故乡明 》
1.《月是故乡明 》是季羡林 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老先生以 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
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
牵挂。
,用 唐代诗人杜甫 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 ”作为文章的题目, 统领全文,揭示主
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
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 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
。 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
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
情感推向了高潮。
,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看到天空中的明月,清光四溢,看到水中的月亮与之相映成趣,心中萌动的一定是对明月
的赞美,是对家乡的歌颂。
,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3页 :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4页
这段话通过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部分(1):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的含义。
第二部分(2~4):回忆故乡和童年的生活。
第三部分(5~6):写离开故乡后的生活,表达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第四部分(7):抒发对故乡月亮的思念之情。
“月是故乡明”这一题目有哪些了解?
①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
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②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
③ 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 “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的这
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
?
写了两件件趣事:第一件事是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第二件事是在古柳下面点篝火,摇
树捉知了。
,为什么还要写那些童年趣事呢?
这些童年趣事都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数星星、捉知了、赏月等都跟月亮有关,通过写这些铭
刻在作者记忆中的童年趣事,表达出他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

(1)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拿世界各地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作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11.《月是故乡明》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 故乡那温馨的夜晚,那恬淡的
明月,童话般美妙 的童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 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深切的思乡之情

4.《梅花魂》
1.《梅花魂》一课以 “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
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4页 :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5页
2.《梅花魂》中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尽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无数中华
儿女,包括无数海外游子无比崇尚的精神。
3,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
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
就是祖国的代表,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爱梅花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爱梅花就是热爱祖
国。
。一年一度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
外祖父。
运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看见梅花开,闻到梅花的幽芳,再写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巧
设悬念,引人思考 :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联系呢 ?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
有骨气的!
把梅花与其他的花进行对比,突出梅花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三个 “最有 ……” 运
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在梅花的精神。
,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
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开头写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写从梅花图想到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这样首尾呼应,更加突出
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强烈情感。
?这表达出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 “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
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梅花的精神;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三是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课文写了外祖父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感,赠墨梅图,送梅花绢等五件事。表达了这位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5页 :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第6页
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草船借箭》
1.《草船借箭》节选自《三叙了诸葛亮巧设妙计“草船借箭”的故事,
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以及顾全大局的广阔胸怀。
,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
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
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
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
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 ──诸葛亮如期
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6.《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
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水浒传》
《红楼梦》齐名。
,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
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一字摆开 ”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知识清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55 M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