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马原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是由【1130474171@qq.com】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马原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马原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 单选题(400题) 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 普遍性 B. 绝对性 C. 直接现实性 D. 客观实在性 【答案】:C 2、(难度:容易)——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 ) 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答案】:B 3、(难度:较难)——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 ) A. 形而上学观点 B. 唯物辩证法观点 C. 诡辩论观点 D. 不可知论观点 【答案】:C 4、(难度:中等)——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在于( ) A. 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 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 剩余价值率提高 【答案】:B 5、(难度:容易)——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 ) A. 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C. 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 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A 6、(难度:容易)——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答案】:D 7、(难度:中等)——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表明( ) A. 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B. 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C. 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D. 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 【答案】:B 8、(难度:中等)——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 A. 从追求超额利润转变为追求级差利润 B. 从追求平均利润转变为追求超额利润 C. 从追求平均利润转变为追求垄断利润 D. 从追求平均利润转变为追求级差利润 【答案】:C 9、(难度:中等)——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 A. 宿命论观点 B. 机械论观点 C. 历史循环论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D 10、(难度:较难)——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 A.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答案】:C 11、(难度:中等)——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意味着( ) A. 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论 B. 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 C.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D. 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答案】:B 12、(难度:容易)——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答案】:C 13、(难度:容易)——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因此( ) A. 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B. 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C. 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 D. 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 【答案】:C 14、(难度:容易)——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绝对性和相对性 C. 整体与局部 D. 同一性和斗争性 【答案】:D 15、(难度:容易)——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是通过把分散的单个资本合并成大资本实现的 C. 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答案】:C 16、(难度:较难)——“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 C. 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D. 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答案】:A 17、(难度:中等)——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 信息传递系统 B. 生产工具系统 C. 劳动力系统 D. 能源系统 【答案】:B 18、(难度:中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B. 各种实物的总和 C.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D.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答案】:D 19、(难度:容易)——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答案】:D 20、(难度:最难)——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 B. C. D. 【答案】:C 21、(难度:容易)——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分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是依据社会总产品的( ) A. 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循环中的不同职能 C.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 D. 社会总产品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用途 【答案】:D 22、(难度:容易)——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 ) A. 经济基础 B. 政治制度 C. 国家政权 D. 意识形态 【答案】:A 23、(难度:中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 ) A. 观念本身 B. 人的意志的创造物 C. 自然界的存在物 D. 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答案】:D 24、(难度:容易)——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 A. 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B. 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D. 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实现的 【答案】:D 25、(难度:中等)——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 工具的制造并使用 C. 自然界自身的作用 D. 人的实践活动 【答案】:D 26、(难度:容易)——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历史主义 D. 自然主义 【答案】:B 27、(难度:容易)——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 工业资本 B. 农业资本 C. 银行资本 D. 金融资本 【答案】:D 28、(难度:容易)——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答案】:B 29、(难度:容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存在性 B. 结构性 C. 运动 D. 客观实在性 【答案】:D 30、(难度:容易)——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 A. 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 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 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D. 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答案】:B 31、(难度:中等)——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D.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答案】:B 32、(难度:中等)——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 A.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 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D. 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答案】:A 33、(难度:容易)——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答案】:D 34、(难度:较难)——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的经济依据是( ) A.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B. 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 C. 财富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D. 财富是由劳动与资本共同创造的 【答案】:B 35、(难度:较难)——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 A. 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 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答案】:A 36、(难度:较难)——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答案】:C 37、(难度:中等)——个体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 A. 商品的有用性来实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实现 C. 商品的交换来实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实现 【答案】:C 38、(难度:较难)——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 【答案】:C 39、(难度:较难)——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 A. 价格标准 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 货币价值 【答案】:A 40、(难度:中等)——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 ) A. 重视人的自由 B. 脱离人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 C. 肯定人的价值 D.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答案】:B 41、(难度:容易)——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 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 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 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答案】:C 42、(难度:中等)——价值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载体当中,这个载体是( ) A. 交换价值 B. 财富 C. 社会分工 D. 商品经济 【答案】:B 43、(难度:容易)——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A. 国际贸易的发展 B. 社会分工 C. 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D. 国际互联网 【答案】:C 44、(难度:中等)——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 ) A. 形而上学不变论 B. 相对主义诡辩论 C. 唯心论 D. 庸俗唯物主义 【答案】:B 45、(难度:中等)——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 ) A. 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B. 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 是不是具有绝对性 D. 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答案】:B 46、(难度:中等)——必然王国是指( ) A. 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的国家 B. 没有自由的社会 C. 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D. 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答案】:D 47、(难度:中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 根本动力 B. 惟一动力 C. 最终动力 D. 直接动力 【答案】:D 48、(难度:较难)——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 A. 80万,100% B. 40万,400% C. 40万,100% D. 80万,400% 【答案】:D 49、(难度:最难)——价值生产和财富创造是既紧密联系又有质的区别的过程,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 A. 劳动二重性学说 B.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C. 剩余价值学说 D. 平均利润学说 【答案】:A 50、(难度:中等)——“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 A. 割裂了事物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 割裂了事物质与量的关系 C. 割裂了事物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D. 割裂了事物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答案】:A 51、(难度:中等)——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 ) A. 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 B. 经济收入的多少 C. 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D. 人们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集团的劳动 【答案】:D 52、(难度:容易)——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 A.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答案】:D 53、(难度:较难)——“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 A. 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