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汇编篇) 】是由【圭圭】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汇编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汇编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
设计意图: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珍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特别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常,与家长沟通,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需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肯定时间内必需完成肯定的任务。所以从幼儿园大班起先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干脆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相识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幼儿对时间的相识与生活阅历亲密相关。因此,平常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园、做操、活动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ppt的方式表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按肯定的依次排列起来。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起先及结束,引导幼儿看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避开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实力。
3、教化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打算:
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一日生活图。
2、龟兔赛跑课件、一日生活ppt、音乐。
3、实物钟、大灰狼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洁相识钟及其作用。
(1)、猜谜导入
今日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示你,时间肯定要珍惜。”你猜是什么?
幼儿猜谜,老师出示食物钟。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态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
小结:钟不停的走,它是一个计时间的工具,告知人们几点了,应当做什么事,它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它是我们的好挚友,小挚友相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依据钟上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嬉戏,按时让小挚友吃饭,钟的用处可大了。
2、简洁相识钟面。
老师:小挚友想不想和钟做挚友呀?我们就来相识了解时钟吧。请你细致视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老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
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
(4)它们是怎样排列的?(顺时针围成一个圆形)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1)今日我们来看一场竞赛,(放课件)兔子和乌龟要在这个圆形的跑道上赛跑,现在它们在最上面的一棵树的起跑线上,你们猜谁会赢?(幼儿猜)原委谁会赢呢?好,竞赛起先了,预备起先,竞赛的结果谁赢了?
(2)探讨:兔子和乌龟赛跑的中有什么隐私呢?兔子跑了一圈又回到起跑线上,乌龟跑了多远?一颗树远。
(3)(放课件)每一棵树就是一个数字,哦,它们要变了,兔子变成分针,乌龟变成时针,也就是说分针跑一圈,回到起点12上,时针才跑一个数字,这就是一小时。
(三)、相识整点。
(1)老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知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在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肯定要根据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2)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3)用我们身体动作表示3点、6点、9点、12点。
(四)、全体练习。
(1)小挚友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间进行各项活动,我们来看看小挚友的一日作息时辰表(放ppt)“早上7点起床,上午8点幼儿园,中午11点吃午饭,下午3点上课,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立刻请小挚友看一日作息时辰表,按刚才的方法在这个硬纸钟上拨时间,记住边拨边说说这个时间你干什么。
(2)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五)、嬉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咦,你们看我是谁?老狼今日要和大家玩个嬉戏,你们敢不敢?讲嬉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挚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小羊假如认错,就要给老狼吃掉。
2、请幼儿做老狼玩一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前、后、左、右等方位,进一步积累方位认知的相关阅历。
2、理解并遵守嬉戏规则,体验共同嬉戏的欢乐。
活动打算
塑料圈若干、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初次体验“小蛇出洞”的嬉戏(目的:学习辨别左右方位)
●理解儿歌:小蛇出洞
---提问: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蛇怎样才能“出洞”?
●体验嬉戏
---玩法:小挚友扮演小蛇蹲在洞里,老师念儿歌,小蛇必需依据儿歌的'要求爬一爬,爬的方向正确才能出山洞;假如方向搞错小蛇就只能在“洞”(圈圈)里重新再玩一次。
规则:
A小蛇必需听清晰请你“往什么方向爬”;
B小蛇爬的方向正确表示顺当出“山洞”,方向搞错必需在“洞”里再玩一次。
C爬出山洞的小蛇立刻回到位置上。
●幼儿尝试
重点视察:幼儿能否依据儿歌指令正确辨别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互动探讨: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小蛇分清左边和右边?
二、竞赛:哪队小蛇先出洞
●玩法:幼儿分两队(红黄)轮番扮小蛇玩嬉戏,红队扮小蛇在规定的点子上蹲下,由黄队队员念儿歌并检查小蛇爬的方向是否正确,儿歌念完后,数数几条小蛇爬出山洞;交换嬉戏,黄队幼儿扮小蛇爬呀爬,红队念儿歌并检查,最终比比哪队小蛇出洞数量多为赢,并得一分。
●幼儿分组竞赛(2-3次)
第一轮嬉戏:幼儿发指令
其次轮嬉戏:老师快速发指令
三、活动延长(引出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第三轮嬉戏:老师快速发指令,各队派3名队员相对而立开展嬉戏……
附儿歌:小蛇出洞
小蛇小蛇爬呀爬,往上爬、往下钻,
往前进、往后退,往左移、往右移,
小蛇小蛇出洞啦!
方位的练习对孩子来说是特别枯燥的,陈老师是通过一个嬉戏活动让孩子来练一练,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是否也参加过类似的教学呢?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相识,谈谈下面两个问题。
抛问:
1、相识方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是否须要设计特地的集体教学活动?
2、对本次活动以及后续活动的开展有何建议?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依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惜自己的操作用书,爱护画面的整齐。
活动打算
1、趣味练习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3、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
活动过程
一、轮船开来了。
1、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2、启发幼儿思索: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
激励幼儿迁移生活阅历,讲解并描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务。
3、激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
师幼共同讲解并描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打开视察幼儿用书,视察图片的改变,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看算式写答案。
(1)看数序排列填空,并写出标记图。
(2)看算是画图。引导幼儿读一读算式,然后在下面三个方框中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三、评价活动
1、老师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中,看某道算式所画的图片内容,师生共同检查。
引导幼儿了解: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们的数量改变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同样的一道题表示。
2、表扬操作活动用心、书面整齐的幼儿,激励幼儿按户自己的幼儿用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数字后支配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嬉戏为主,通过嬉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志气,“乐”中长才能。意在通过趣味性的嬉戏激发幼儿学习爱好,把枯燥的数学学问融入嬉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驾驭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详细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学问”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驾驭概念、法规等学问,引导幼儿由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活动目标:
,初步探究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
。
。
。
活动打算:
、,磁性黑板、1--10的数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
。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挚友们,你们有挚友吗?你们的挚友是谁呢?
二、相识相邻数,初步探究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老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第一排圆片有几个?其次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其次排圆片怎样?其次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2比3少1,3比2多1。
2、老师在3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4个圆片。
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其次排圆片怎样?其次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3比4少1,4比3多1.
3、老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
师:3比2怎样?3比4怎样?
4、师小结: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挚友”'3个数叫相邻数。
5、老师把2个圆片取下,在4个圆片的下面贴上5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4比3怎样?4比5怎样?所以4的相邻数是3和5.
6、老师把3个圆片取下,在5个圆片下面贴上6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5和4怎样?5比6怎样?所以5的相邻数是4和6。
7、老师干脆说数字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10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三、玩嬉戏“找挚友”,巩固对相邻数的相识。
1、“找挚友”的嬉戏。
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1——10的数卡。老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挚友时,音乐起先,幼儿找本组的挚友时,音乐起先,幼儿找到本组的挚友,音乐停止,2、3、4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位幼儿演示,然后嬉戏接着。)
2、卡片嬉戏。
师事先发给幼儿1——10的数字卡片,老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挚友”,并将卡片举起。
(通过嬉戏的形式巩固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
1、嬉戏后评价。
2、师小结,教化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支配合理清楚,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爱好,再连接到数字挚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解并描述、幼儿玩找挚友的嬉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孩子们心情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挚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挚友们做“找挚友”的嬉戏时,活动气氛特别活跃。
但在最终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快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1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嬉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嬉戏。
小百科:挚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随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肯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须要的时候赐予帮助。挚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与比较中,使幼儿不受位置、形态、粗细的干扰,感知长度守恒。
2、激励幼儿主动思索,培育幼儿当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实力。
4、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打算:
阅历打算:会运用自然测量
材料打算:教具:等长铅笔两支、例图、操作纸、回形针、生活用品伞两把
学具:回形针、操作纸、记号笔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走进“线条王国”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长的铅笔,这两只铅笔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扰:将其中一支铅笔向左或向右错开,现在这两支铅笔是一样长吗?
谁有方法,来证明它们究竟是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请幼儿上来操作
老师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摆放位置变更了,但是长度还是不变。
3、初步理解阶段:以形态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出示一张例图:一条直线和一条折线
2025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汇编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