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微专题一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策略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微专题一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策略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微专题一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策略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微专题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策略
第二章
第1页
[专题微语] 实用类文本阅读虽说一样是当代文阅读,但还是有别于叙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当然,高考命题更是特色鲜明。那么实用类文本在答题上有没有独特征,就像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那样呢?确实存在,但只能是大致,缺乏规律,这里归纳出来,仅供考生参考。
第2页
一、全部答题都贯通一条红线——筛选信息
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共设3题,不论是关乎文本总体感知、了解能力考查第1题,还是基于文本分析、概括能力考查第2题,以及侧重文本探究能力考查第3题,试题题干上总会有“结合材料”这么要求,也就是说,都有一根红线贯通,这根红线就是“筛选文中信息”。从课标卷考查情况看,“筛选文中信息”主要包含文章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示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语句等。第1题属于浅层、快速、综合性信息筛选,
第3页
题目设计重视每个选项对材料总体分析和概括,同时也引导考生注意材料中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应了考生对文本了解程度,是对文本了解层级全方面考查。第2题属于归纳、概括性信息筛选,需要深入了解文本内涵,筛选能力要求上了一个台阶。第3题属于鉴赏评价性信息筛选,要在深入了解文本基础上提出自己看法,不但要求深入筛选,还要有知识迁移能力。总之,三道题12分文本阅读,“筛选”这条红线一以贯之。
第4页
二、答题坚持两项标准: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分答题
对于实用类文本考查,不论是设置问题还是拟订答案,命题人总是会依据文本展现内容以及展现方式“量体裁衣”,所以考生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忠于原文,要善于利用文中关键词、关键句作答;同时文中相关信息展现又不可能是显豁,更多则是隐性暗示,所以考生又不能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实际上,在答题过程中,很多考生只是机械地摘录原文句子。摘录句子中当然含有答案所需要内容,但往往不是从命题者提出问题角度往返答,如此,你答案自然就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普通说来,答案中包括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
第5页
考生应以这些主要信息为抓手,结合题干要求进行有效筛选、重组,这么组织起来答案,普通就与标准答案靠近了。假如将文中主要词句弃之不用,脱离文本,另起炉灶,完全用自己话去回答,那无异于缘木求鱼。另首先我们还要预防过分答题。一些考生因怕遗漏答题关键点而坚持“多答总比少答好”想法,天真地认为“漫天撒网”便可“重点打鱼”,过分答题,写出答案让阅卷老师“二次筛选”,这是不明智做法。它足以让阅卷老师怀疑你筛选、归纳能力,你答案即便有“真东西”,却淹没在“汪洋大海”中。正确做法是抓住题干要求,依据赋分答题,分条答题,踩点答题。关于踩点答题,下文有详细阐述,这里不赘述了。
第6页
三、答题遵照四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题干往往引导答题方向,含有各种暗示。比如区域暗示、思绪暗示、关键点暗示等。领会暗示、提取关键词是答题要务。比如年全文学观是怎样形成?请结合材料简明分析。”“怎样形成”就暗示了传主朱东润文学观形成有一个过程,考生要重点答出这个过程,而不能简单地答出传主传记文学观。
第7页
第二步:划区间,锁定信息起源。在明确题干主要信息后,就要带着题干所包括内容到原文中寻找信息区间,看相关内容是在哪一段或哪几段,然后进行定位阅读。比如年全国乙卷第12题(2)题:“为何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明概括。”考生只要抓住“1985年”这个关键词,寻找它所出现段落,就知道答题区间为文章第三、四、五段。
第8页
第三步:善筛选,重视归纳整合。找出答题区间后,要在相关阅读区间内对材料信息进行搜索阅读,逐句、逐段提取关键词,对相同信息进行整合,对不一样信息进行归类,不得重复,不得遗漏。比如年全国卷Ⅱ第12题(2)题:“有些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何?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么回答理由。”这个问题答题区间就在第二段,该段5句话,第1、2、4句都是答题信息源。第1句说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第2句说二人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交。第4句说宗祺仁有卓越看法,报道真实感人。筛选归纳出这三点其实就是答案。
第9页
第四步: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答题不踩点、东拉西扯、庞杂无序是考场上考生得分低主要原因。答题过程中要先仔细审读题目要求,再结合文本材料搞清楚该题应该包含几个得分点,然后踩点答题。切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分条作答。考生要有审题意识,要依据关键词确定踩分点基本方向。日常训练要养成对题目中关键词进行勾画习惯,以提升对试题中关键词敏感度。答案要做到“三化”:
第10页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微专题一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策略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uxiyue
  • 文件大小4.17 MB
  • 时间2025-0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