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二湖泊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二湖泊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是由【xinyal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二湖泊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微专题二 湖泊
第1页
[关键知识必备]
第2页

(1)物种独特原因——分析“特有”。
周围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乏与外界交流环境;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
(2)鱼类丰富原因——分析“丰富”。
湖泊面积大,提供辽阔空间;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分;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有机营养物。
第3页
(3)天然空调机原因——分析“调整气候”。
①冬温高: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域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域,湖水结冰释放热量。
②夏清凉:纬度高,地势高,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域气温低于同纬度其它地域。
(4)多风浪原因——分析“湖陆风”。
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围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
第4页

(1)面临“灭湖”威胁原因:流域内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入湖径流量降低;工农业生产引发水体污染严重;不合理捕捞和水体污染造成鱼类等生物多样性降低。
(2)“灭湖”带来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降低,气候愈加干旱;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生物多样性降低,植被退化;湖岸周围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3)处理“灭湖”威胁办法: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国家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立法保护水资源等。
第5页
[实例应用提升]
 1.(·全国卷Ⅲ,6~7)贝加尔湖(下列图)是世界上最深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说明(  )


第6页
解析 第(1)题,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符合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结构湖特征。火山口集水形成火山口湖普通保留有完整锥形火山山体和封闭中部洼地,滑坡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后,普通在堰塞体下方保留原来河道,图中信息均不符合。河流改道不会形成较深湖泊。第(2)题,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主要是由入湖河流搬运泥沙在湖中沉积形成,若入湖径流增多,则输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沉积物增加使湖床抬高,湖泊变浅,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特征不相符。贝加尔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降水量加大不会对湖水深度产生显著影响。因为断层中部继续下陷,湖盆在加深,尽管外力作用使沉积物不停加厚,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答案 (1)A (2)C
第7页
2.(·山东烟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淡水湖,水量约占全球河湖淡水总量1/5,湖水纯净。湖面海拔456米,表层水温8月最高,为9~10 ℃;1~5月封冻,~。右图为贝加尔湖流域局部示意图。
(1)分析贝加尔湖周围地域夏季清凉,为理想“避暑胜地”原因。
(2)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政府在湖畔建起大型贝加尔纸浆造纸联合企业,遭到民众强烈抗议。请从地理视角解释民众抗议原因。
(3)蒙古曾提出一个“北水南调”计划,并寻求与中国合作,欲从贝加尔湖买水调水经蒙古引至北京。相关教授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上没有可行性。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教授论断提供依据。
第8页
解析 第(1)题,从纬度、地势、水体比热容、融冰吸热等角度分析贝加尔湖周围地域夏季清凉,为理想“避暑胜地”原因。第(2)题,从水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解释民众抗议在湖畔建起大型纸浆造纸联合企业原因。第(3)题,依据图文信息,从投资、输水、沿途损耗、国家间协调等角度找出“北水南调”计划基本上没有可行性依据。
答案 (1)①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取得太阳辐射热量较少;②海拔较高;③湖泊水体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④夏季湖冰解冻,大量吸热,起降温作用。
(2)①造纸厂产生大量污水入湖,会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生长;②造纸厂原料来自对湖区周围森林砍伐,会加剧水土流失,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
(3)①地形复杂,线路长且沿途没有可利用现成河道,投资巨大;②北段地势南高北低,需逐层提水,成本高;③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渗漏多;④纬度高,冬季严寒,结冰期长,不利于调水;⑤跨越三国调水,各方协调难度大等。
第9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二湖泊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yala
  • 文件大小2.60 M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