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设计
【上课题目】 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 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新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程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
程。这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从有
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
准”:
第一、 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 “标准” 中的 “大气” 是指低层大
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地面(包括陆
面和海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相互转换的过程。 其中, 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
阐述的基本原理。
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
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
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等。
从标准可以看出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是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是
为后面学习热力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1页 :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2页

运用图表,说明了人教版的课本更注重学生智力发展,而不是灌
输知识给学生。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完了第一章《行星地球》这个宏观世界之
后,来到相对微观的地球,学习与人类关系较密切的大气的受
热过程,具有比较大的空间跳跃性。本课分为两个次级知识
点,分别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这部分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一章的知识——太阳辐射对地
球的影响的基础上的,也是学习后面章节知识——气压带和风
带知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学好这
部分内容,可以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
用。同时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体现课改理念培养公民必备的
地理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
征来看,高一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而且本
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但考虑到高一学生对一些地理现象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现
象的认知, 对概念、 理论的理解归纳能力较弱。 介于这两点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地方法给予辅助, 启发引导学生
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2页 :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3页

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辐射热交换过程;
(2)理解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其意义;
(4)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保温作用及其意义;
(5)学会灵活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去解释分析生活生
产实际现象或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逆辐射等原理来
解释说明地理现象;
(2)运用大气逆辐射原理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激发探究热情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大气的保温效应,树立学生科学
合理地利用资源,开发资源的理念。
(3)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利用大气逆辐射原理,发展“温
室”农业,激发学生参与生产实践的环节;
(4)让学生体会学习来自生活,生活教会地理知识

【教学重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对的保温作用;

【教学难点】
1、大气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
2、大气的受热过程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语言要条理清晰,措辞
准确、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 由浅入
深, 避免深奥复杂的倾向、 正确运用对比分析及其他的逻辑
思维方法、采用如(知识结构)的直观方法辅助讲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3页 :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4页

2、案例分析法——引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其成因,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学习身边的地利的理念
3、实践法——学生画出大气受热过程图,发现自身的不足,
及时弥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4页 :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5页


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教师利用图片, 教师演示动画,教师演示动画结合


巧设问题引导 讲解削弱作用 实例,讲解保温作用




学生结合图片,
学生观看演示、示 学生结合新课内容
了解太阳辐射能量分
意图,总结大气对太阳 迁移应用,思考地月昼

辐射的削弱作用 夜温差、山地温差





本节知识总结




巩固练习




结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5页 :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第6页

【教学过程】
教 学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

用图片、文字、数据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感知
阴天与晴天温差大小的差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67 M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