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1页
第 3 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变法的命运”是遭到失败。
2.“积贫局面的改变”表明变法在经济方面取得成效。
3.“积弱局面的改善”表明变法在军事方面取得成效。
【自主学习】
一、变法的命运
1.守旧派的指责: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 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
足守”的精神,坚持变法。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 。
4.结果: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
[思维点击 ]
1.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
——王安石对宋神宗变法态度的认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宋神宗对变法持什么态度?试分析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


(2) 上述态度与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结局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1.原因
措施 作用
农田水利法 保证了农业灌溉和 ,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使 据实纳税,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得到了实惠
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免役法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和均输法 打破了 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1页 : .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2页
1.原因
措施 作用
加强了 的封建统治秩序, 维护了社会治安。 实现了兵农合一,
保甲法
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军器监 使武器的质量都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
保马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节省了养马费用
将兵法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历史地位:促进了北宋 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思维点击 ]
2.熙宁六年 (1073) 十月,王安石全力支持大臣王韶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取得了收复
河湟(今陕西、甘肃、青海一带 )故汉地 2 000 里的大胜利。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 请列举与此现象有关的变法措施。


[网络构建 ]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史料一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 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 专以此为
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
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曰: “……王安石不达政体, 专用私见?变乱旧章, 误先帝任使,
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
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2页 : .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3页
史料二

(1)依据史料一,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 依据史料二,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探究二 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
史料一 介甫文章节义, 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 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 谗佞辐辏,
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司马温公集》
史料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 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 人皆咎安石为祸
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史料三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 虽还远远谈不上解放生产力,但对当
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
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1) 司马光和赵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王安石的?


(2) 邓广铭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王安石的?


【课时练习】
(建议用时: 30 分钟)
一、选择题
1.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是他决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3页 : .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4页
心变法的写照。对此理解全面的是 ( )
A.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
B.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
C.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
D.体现出王安石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锐意改革,坚持变法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
2.据史书记载,经过王安石变法,“中外府库无不充衍, 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 ( )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缓解了财政危机
底扭转了积贫局面 ④缓和了社会矛盾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在实际过程中,青苗法规定的农民自愿请贷(“不愿请者,不得抑配”)被异化为官
家强行派定, 许多地方的取息竟从法律规定的二分提高到三分、 四分甚至六分。 这说明青苗
法( )
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收入 ②借贷过程中出现强制贷款现象
③肆意提高利息,反而加重了人民负担 ④实际上并不符合农民的利益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 )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均输法
C.保甲法、保马法 D.青苗法、免役法
5.1072 年 8 月,秦凤路沿边安抚史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
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 ( )
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
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
C.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
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部危机
6.《哈佛中国史》载: “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
和工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 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强盛。 ”
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的是 ( )
A.保甲法、保马法、均输法
B.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
C.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7.“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 七月行均输法。 九月行青苗法……三年十二月行
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第4页 :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712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