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2树之歌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的归类识字儿歌,儿歌共4句话,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11种树木的特征。儿歌篇幅短小,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二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并把识字和朗读指导有机结合。
文中的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直观展示了树木的特点,教学可以依据二年级学生图文学习的特点,用好插图,帮助学生读懂儿歌。
本课要写的10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8个,可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写字经验基础上,重点指导木字旁的字,注意左窄右宽,左右部件相互协调。
二、,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杨、枫、松、杉、桂”5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书写时能注意写好笔画有穿插的部分。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2.(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学生拿好课本,做好读书姿势,听老师读儿歌; 也可以轻轻地跟老师一起读。
:学生自己读儿歌,既要把句子读正确,还要一边读一边把树的名字圈出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句指导读正确。
(2)学生汇报圈出的树名,教师根据汇报,在课件中标出树名。
预设1没有找全树名。请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在课件中补圈树名。
预设2圈画的树名不同。如:有的学生圈“梧桐”,有的圈“梧桐树”。
教师在学生自读课文时,用手机拍下不同的圈法并通过同屏器显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停顿来判断。圈“梧桐”更合适。
(1)同桌互读、互评。注意读准树名里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逐个认读树名。适时出示本地不常见的树的图片; 通过图片辨认,知道“松柏”指松树和柏树。
(三)发现规律,“梧、桐、枫、松、柏、杉、桂、桦”,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1发现都是木字旁的字。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木字旁”表示字意和树木有关系。这是形旁表意。
预设2发现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近。
梳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右半边字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如“桐、枫、杉”,随机“彡”字源讲解; 另一种情况是右半部分的读音和生字读音相近,如“梧、柏、桦、松”。
小结:这些字右半部分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有的一样,有的相近。像这样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的字叫——形声字。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记生字,很方便。
,猜猜其他树名。
出示:橡树、樟树、石榴树。学生尝试认读树名。
(四)据文找树,读懂第一、:杨树。请学生从学具大信封里找出杨树的图片,并交流找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在“高”字下面画上波浪线,这就是杨树的特点)理解“杨树高”。
,读懂树的特点。
(1) 学生自读第一、二句儿歌,找到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用波浪线做记号。
(2) 据文找树摆学具:小组合作,根据找到的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从学具小信封里取出树名,和大信封里的图片对应摆放。(同时,邀请一组学生到黑板前面板演) (3)各小组对照黑板,检查是否摆放得一样,说说这样摆的理由。
随机理解:“壮”、“像手掌”、“秋天叶儿红”、“四季披绿装”。
随机指导朗读:读出树的特点(可以加上动作、师生对读)。
随文识字:“掌、装”(“掌”和“装”也是形声字,通过给“掌”和“装”组词找朋友,帮助识记)。
(4)尝试背诵第一、二句课文(提示:可以看着黑板上的图片来背诵)。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生字大转盘。(播放根据《课堂作业本》第4题制作的游戏转盘,学生再次认读带有“木字旁”的生字。) :“杨、枫、松、杉、桂”(1)引导学生观察要写的生字,交流书写注意点; 教师重点指出:5个生字都是左窄右宽,右半部分都有笔画与木字旁有穿插。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笔画穿插最多的“杨”的书写。
(3)学生练写:自主观察余下4个生字有穿插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书写5个生字。注意:笔画正确、左窄右宽、笔画有穿插。
,引导学生评价。
4.二次书写。学生对照“笔画正确、左窄右宽、笔画有穿插”的要求自我评价、打星。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