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QQ账号登录
|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我要上传
首页
浏览
幼儿/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研究生考试
外语学习
资格/认证考试
论文
IT计算机
经济/贸易/财会
管理/人力资源
建筑/环境
汽车/机械/制造
研究报告
办公文档
生活休闲
金融/股票/期货
法律/法学
通信/电子
医学/心理学
行业资料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我的淘豆
我要上传
帮助中心
复制
下载此文档
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毕业论文.docx
文档分类:
论文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分享到:
1
/
24
下载此文档
搜索
下载此文档
关闭预览
下载提示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同意并开始全文预览
(约 1-6 秒)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 载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享到:
1
/
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毕业论文.docx
该【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毕业论文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毕业论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毕业设计(论文)
- 1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 目:
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毕业论文
学 号: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 2 -
毕业设计(论文)
- 3 -
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以见义勇为行为为研究对象,从民法的角度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法律地位、法律效力以及法律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案例以及理论的研究,本文认为见义勇为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本文首先分析了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性质,认为其属于自愿行为,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接着,本文探讨了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上的地位,认为其具有法律效力,并分析了其在民法中的具体体现。此外,本文还研究了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保护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最后,本文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见义勇为行为是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道德品质,也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行为也常常引发法律纠纷,给行为人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因此,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进行研究,对于维护社会正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第一章 见义勇为行为概述
见义勇为行为的定义与特征
毕业设计(论文)
- 5 -
见义勇为行为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民为了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主动采取行动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见义勇为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在紧急情况下,行为人面对突发的不法侵害或者危险时,迅速作出反应;(2)见义勇为行为是出于自愿,行为人并非受到强制或诱导,而是出于内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3)见义勇为行为的结果通常是对不法侵害或者危险的制止或者减轻,从而保护了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法律层面,见义勇为行为具有以下定义:见义勇为行为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主动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或者排除危险的行为。这一定义明确了见义勇为行为的目的、行为方式和法律后果。具体而言,见义勇为行为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行为方式是主动采取行动,法律后果则是行为人可能因此受到法律上的奖励或者补偿。
见义勇为行为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其法律定义上,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其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即时性和紧迫性,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决策和行动;(3)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伤害甚至生命危险;(4)行为人的行为往往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见义勇为行为不仅是一种法律行为,更是一种道德行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毕业设计(论文)
- 6 -
见义勇为行为的历史演变
(1) 见义勇为行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那时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见义勇为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在中》中记载的鲁肃、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他们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难时,挺身而出,展现了极高的道德情操和英勇精神。西方古代文明中,见义勇为同样受到推崇,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们勇敢地挑战神祇,维护了人类的尊严和自由。这一时期,见义勇为行为主要是基于个人的道德信仰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界定和保护逐渐完善。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到近代,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上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例如,《唐律疏议》中就有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规定,对行为人的奖励和保障做出了初步的安排。到了近代,随着《中华民国刑法》的颁布,见义勇为行为被纳入法律范畴,明确了其法律地位和保护措施。同时,西方各国也在立法上对见义勇为行为给予了关注,如美国在19世纪末就制定了有关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法规。
(3) 现代社会,见义勇为行为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各国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保护和奖励更加完善。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地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对见义勇为行为给予了充分的保护。同时,社会各界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关注和尊重也在不断提高,各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机制不断完善,激励着更多人积极参与到见义勇为的行动中来。然而,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界定模糊、赔偿标准不明确等,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解决。
毕业设计(论文)
- 6 -
见义勇为行为的社会意义
(1) 见义勇为行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还能够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在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行为能够有效地制止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行为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担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 见义勇为行为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公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见义勇为行为的传播和弘扬,可以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3) 见义勇为行为还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团结。在见义勇为行为中,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这种团结精神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氛围,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见义勇为行为不仅是个人品质的体现,更是整个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体现。
毕业设计(论文)
- 8 -
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性质
(1) 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性质首先表现为一种自愿行为。行为人出于自愿,主动采取行动,以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这种自愿性是见义勇为行为区别于其他民事行为的重要特征,它体现了行为人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2) 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上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见义勇为行为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采取的行动,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见义勇为行为通常被视为一种正当行为,不会因为行为人的主观动机而影响其合法性。
(3) 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方面,见义勇为行为可以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如对不法行为的制止、对受害人的救助等;另一方面,见义勇为行为人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可能遭受损害,依法享有请求赔偿的权利。因此,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性质既包括权利,也包括义务,是法律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地位
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上的效力
(1) 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上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其对不法行为的制止和受害人的救助。以我国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条的规定,见义勇为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且在实施过程中造成损害的,不承担刑事责任。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因见义勇为行为制止犯罪事件达数千起,有效降低了犯罪率。例如,2018年,,其中制止盗窃案件5000余起,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毕业设计(论文)
- 9 -
(2) 在民事法律层面,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对受害人的救助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3条的规定,见义勇为行为人在救助他人过程中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其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见义勇为行为人因履行救助义务而遭受的损失,有权向侵权人或者其财产继承人请求赔偿。例如,2020年,某市一名市民在遭遇抢劫时,勇敢地与犯罪分子搏斗,虽然自身受伤,但成功阻止了抢劫行为,事后,受害市民得到了相应的法律援助和赔偿。
(3) 在行政法律层面,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对行为人的奖励和保护。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29条规定,公务员在履行职务中,应当履行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对于在见义勇为行为中表现突出的公务员,依法给予奖励。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见义勇为行为人实施侵害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例如,2019年,某地一名市民在制止一起暴力事件时,受到不法分子伤害,事后,该市民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彰和慰问,并对侵害者追究了法律责任。
见义勇为行为在民法中的具体体现
(1) 在民法中,见义勇为行为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见义勇为行为人因救助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保障了见义勇为行为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公民在遇到危险时勇于挺身而出。据统计,自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因见义勇为行为引发的侵权纠纷案件逐年减少,例如,2016年至2020年间,全国因见义勇为行为引发的侵权纠纷案件下降了约30%。
毕业设计(论文)
- 9 -
(2) 在合同法方面,见义勇为行为的具体体现体现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例如,在紧急情况下,见义勇为行为人可能需要暂时中断合同履行,以救助他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这一规定为见义勇为行为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实际案例中,某公司员工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遇到他人遭遇车祸,主动停车救助,导致合同履行延迟,最终法院判决该公司免除部分违约责任。
(3) 在物权法方面,见义勇为行为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对他人财产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物权。在见义勇为行为中,行为人可能需要暂时占有、使用他人的财产以救助他人。在这种情况下,物权法为见义勇为行为人提供了法律保障。例如,某市民在遇到他人家中失火时,主动使用邻居的灭火器进行灭火,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事后,法院判决该市民的行为合法,并支持其要求邻居赔偿灭火器损坏的请求。
见义勇为行为与其他民事行为的区别
毕业设计(论文)
- 11 -
(1) 见义勇为行为与其他民事行为的区别首先体现在行为动机上。见义勇为行为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救助他人或保护他人合法权益的动机,而其他民事行为通常基于个人利益或合同关系。例如,在合同关系中,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是为了获得对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而见义勇为行为则不涉及直接的物质利益交换。
(2) 在行为主体上,见义勇为行为通常由非合同关系当事人发起,即行为人与受害方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而其他民事行为往往涉及合同关系当事人,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在见义勇为行为中,行为人可能并不认识受害方,但在紧急情况下仍然主动提供帮助。相比之下,其他民事行为的行为主体通常是合同关系的直接参与者。
(3) 在法律后果上,见义勇为行为通常不产生法律责任,甚至可能获得法律上的奖励或补偿。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明确规定见义勇为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而其他民事行为则可能产生法律责任,如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在合同关系中,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在侵权行为中,侵权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见义勇为行为在刑法中的地位
(1) 在刑法中,见义勇为行为通常被视为一种正当防卫行为,享有法律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这一条款明确了见义勇为行为在刑法中的地位,即在不超出必要限度的情况下,见义勇为行为人不会因防卫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
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猜你喜欢
2025年自动转换量程频率计控制器
57页
2025年第一章会计概述测试题题目
6页
2025年电子电路教案3-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20页
2025年电力系统分析考试卷C卷
3页
2025年班主任工作理论试题
23页
2025年环境工程学试卷答案-
6页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45页
2025年烟草行业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办法
9页
2025年滦平教育信息摘报
3页
2025年液压与气压传动专业期末试卷及答案
24页
2025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六写作
8页
2025年浅谈英语整体阅读教学
4页
2025年浅谈中国园林景观发展史分析
14页
2025年波谱分析
6页
服务、产品定制化
9页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页数
:
24
收藏数
:
0
收藏
顶次数
:
0
顶
上传人
:
小屁孩
文件大小
:
39 KB
时间
:
2025-02-13
相关标签
见义勇为奖励办法
见义勇为的心得
民事法律行为论文
国家见义勇为奖励办法
北京见义勇为奖励办法
见义勇为的手抄报
见义勇为表扬信
见义勇为颁奖词
见义勇为新闻稿
见义勇为手抄报
期刊/会议论文
开题报告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社科论文
文学论文
医学论文
哲学论文
艺术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通讯论文
论文指导/设计
毕业论文
大学论文
最近更新
2025年精选高三励志语录(推荐13篇)
2025年精选会议的邀请函4篇
2025年竞选部长演讲稿七篇
一年级上数学测试题
《情感面对面》
2025年管理销售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7篇)
2025年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集锦8篇..
unit4-Reading课后作业
9上-圆练习卷(答案)
454-样本估总体(学生版)
3—3班—周亚明
欧宝汽车电路维修手册
pep新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备课..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学内容
110KV电缆敷设专项施工方案
《研学旅行乘车安全管理办法》
2024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新版)
2018年希望杯六年级第1试(共2页)
猕猴桃病虫防治课件
在线
客服
微信
客服
意见
反馈
手机
查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