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衣服
一、教学内容
《买衣服》(教材第12、13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人民币样张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咋们去哪儿转转吗?今天咋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笑笑的妈妈给她买了一件长袖上衣和一条裙子。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真不少!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
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出这些人民币的依据。
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么样付钱?
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的上衣,可以怎么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样张谈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后,组织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
·我拿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我拿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
·我拿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
······
只要学生说的符合生活实际、是正确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你还能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总结提升
师: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设计
买衣服
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
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
······
七、教学反思
买衣服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