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小城镇生态规划建设与未来发展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小城镇生态规划建设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潘文剑
德化县规划建设局(德化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 福建德化 362500
摘要:发展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小城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运用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科学原理,结合小城镇特点,指导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建设,以较低的资源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小城镇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规划;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城市是经济、社会、自然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环境。城市产生之初,人们就把许多美好的理想寄托其上,并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宗旨,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体现了人们的城市生态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党中央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再次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纳入“五个统筹”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各地小城镇建设已经如火如荼。然而在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不少小城镇规划布局不当,在建设中“重建设,轻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管理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废水、废渣,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历史文化资源破坏。
发展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小城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运用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科学原理,结合小城镇特点,指导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建设,以较低的资源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小城镇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2 生态型小城镇的概念及现状分析
“生态小城镇”是利用生态化原理,通过因地制宜的城镇规划,建设一种无污染、无公害、可持续发展、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环境,达到“自然融于城镇,城镇归于自然”,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
创造一个适合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空间其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使自然环境达到充分保护。
当前,我国小城镇出现环境被破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设指导思想和规划观念仿效或照搬大城市,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快、求洋,导致城镇建设杂乱无章或“千城一面,万屋一统”;在功能分区、交通布局等方面参照大城市的路网及机动车交通模式,使一些小城镇浓缩了各种源于机动车的环境公害,既造成了噪声、尾气污染,同时也对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2)生产建设中生态环境意识谈薄,环保基础设施不全。产业的发展还是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高投入
、高污染、低效益,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自然山水的价值被忽略,甚至被严重破坏。城镇周围随意开厂建房,任意开山取矿,且一些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体、湿地被夷为平地,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屏障被人为不当的开发和破坏。
3 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小城镇建设应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城镇为载体,综合性研究和制定发展规划建设方案。生态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小城镇规模的大小,也通过

对小城镇生态规划建设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