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言名句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4、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荡》
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车辖》
1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12、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无衣》
1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
1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15、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诗经·雄雉》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1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淇奥》
1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1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2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2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2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2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2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5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2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2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两汉
30、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31、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32、毒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留侯世家》
3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5、白头如新,倾盖如故。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3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3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3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王符《潜夫论》
3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诫子书》
40、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4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魏晋南北朝
4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
4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46、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5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唐宋
5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5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感遇》
5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5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59、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0、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6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政要·仁贤》63、羌笛无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6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6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6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7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71、剑阁峥嵘而崔嵬
古诗文名言名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