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104国道、京沪铁路特大桥现浇梁施工技术方案
一、现浇梁施工方法
(一)地基处理
,支架采用门型架,门型架间距布局为90×120cm,×1×=,木枕为250×22×16cm,×=1980cm2,枕木将来自立杆的力通过砼垫层均匀传于下部地基,=,, Mpa。
先将连续梁支架范围内的原地表泥浆或粘土清除干净,特别时支架范围内的水坑或泥浆池要全部清除,换填山皮土,层层压实到原地面。然后支架范围内铺一层30~50cm厚的山皮土,并用16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5~8遍,压实完后再浇筑10cm厚的砼。经碾压密实后的山皮土,,所以完全满足现浇梁地基承载力要求。地基表面要平整,平整度在3cm以内,并要设置2%的横坡,以便于向周边排水沟排水。基础四周边缘开挖底宽60cm,深40cm的排水沟排水,严防地基因浸泡而下陷,如果水无法排出去,则要设置泵坑,集中把水抽出去。
104国道两侧路基边坡需挖台阶,并回填山皮土。104国道东侧排水沟埋设φ60cm钢筋砼管通水,管底地基淤泥清除干净,回填山皮土,压实后在上面再浇注10cm厚的砼,管节接缝水泥砂浆抹带密封,涵管两侧回填细粒山皮土逐层用小型机夯实。
(二)门型支架设计
在已处理好的地基上摆放枕木,或做5cm×30 cm×30 cmC15砼垫块,其上安装门型架,门型架宽1m,,梁中支架间距布局为90cm(纵桥向)×120cm(横桥向)。梁端及腹板距布局为90cm(纵桥向)×60cm(横桥向)。
支架立杆上下设可调托撑,以调整底模标高和方便落架。杆件结点用铁锤顺时针击至锁死为止。顶托伸长量控制在40cm以内为宜,为保证支架向稳定性,支架横向(每两排一道)及纵向采用φ48钢管十字交叉连接,另外在最外排支架处设斜支承,以防支架外移。支架支立好后在顶托上纵向铺设10号槽钢、横向铺设10cm×10cm方木,以备立模。槽钢中心间距为120cm,方木中心间距为20cm。
(三)跨104国道支架设计
1、104国道调查情况
目前104国道正在进行路面改造,经与公路主管部门及施工单位协商,跨104国道现浇梁施工通车门洞设在国道中部。
经现场量测和调查,,,(种树),(路肩处),。详“104国道横断面图”(图1)。
2、支架设计
为确保通车要求,采用门型架和工字钢组成4个门式通道:2个行车道和2个人行道,
,行车道净宽为4m;两侧设人行道,,104国道部分车道封闭。
门式通道临时支墩采用门型架。中间临时支墩受力最大,采用2道门型架组合,间距为30cm×30cm,其余临时支墩采用1道门型架,间距为30cm。支墩底为条形砼基础,砼基础内预埋螺栓固定门型架,××30m(中间支墩)××30m(两侧支墩)两种。
在临时支墩顶铺工字钢为跨路横梁:通车道门洞顶铺I40a工字钢,间距60cm;人行道门洞顶铺I25a工字钢,间距为60cm。上部3m采用门型架,门型架直接立于工字钢上,底部采用50钢管固定,具体支架布置详见“支架布置图”(图2、图3)。
(四)测量放线
地基处理完成,测量队在地基上放出梁的纵轴线,每隔6m打一木桩,控制碗扣架搭设的范围,并计算支架搭设准确高度。加密临时导线点,便于立模、检查和调整。
(五)支架选用
综合上述,支架采用构件:
门型架:LJ1019);
交叉拉杆: LLGC,LLGD;调节杆:LTG;可调底座:LDZ60;
可调托座:LT Z60;
工字钢:I40a和I25a两种。
(六) 支架验算(以第四联为例)
1、设计荷载:
基本设计参数:
(1),方木采用10×10cm和15×15cm(用于门洞支墩顶)两种方木,槽钢型号为10号。
(2)混凝土施工入模温度为25-34℃,初凝时间为10小时,供应速度为30~40M3/H。
(3)第四联箱梁砼分二次浇注,第一次浇注箱梁底板,腹板至倒角处,第二次完成剩余混凝土的浇注;第一至三联箱梁砼一次浇注。
(4)容重:钢筋砼取26KN/M3,方木7KN/M3,竹胶板9KN/M3。
2、荷载计算
(1)新浇砼压力:
①腹板、梁端处砼压力:26×=
②箱梁中部砼压力:通过箱梁断面面积计算折算高度,即单位长度梁体积
跨104国道、京沪铁路特大桥现浇梁施工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