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建议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它决定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层次,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及其运行效率。而城市文明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市民文明素质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在城市文明建设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市民的公共意识、公共道德水准,决定着城市居民的公共行为,影响着城市公共环境,体现着城市的精神气质和外在形象。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建设、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城市软硬环境协调并进、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市市民文明素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城市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喜获成功,成功举办了“历史文化宣传月活动”、“历史建筑与文化的对话”名家论坛,庆祝建国90周年以及清明、端午、中秋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文艺活动和原创歌曲、民间文艺、器乐演奏晚会;“五一”、“十一”文艺演出周,侨港休渔期文化周,商会文化周等系列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承传了民俗文化,寄托了民族情思;激发了广大民众认知的热情。
我市努力创造六大环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务环境,着力塑造现代城市精神,着力构建和谐、文明、平安、生态、宜居,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近几年特别是近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迅速发展,市容市貌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显示了浓郁的现代气息,整个城市朝着人类生态宜居城市的方向和目标不断迈进。市民对城市的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了,城市的硬环境越变越好,并将越来越美丽。
(一) 市民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进步明显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张,全市文化建设得到空前重视,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增加,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不断优化和改善,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以及文明创建活动,使市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比较封闭、保守、自足转向文明、开放、进取。调查显示,市民的主人翁精神不断增强,绝大部分的市民都能把实现个人理想同促进城市发展相结合,都能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都希望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 市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有所增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推动我市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先后开展第一、二届和第三届市道德模范等活动,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深入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着重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旅游出行、城乡环境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大力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通过近几年来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大多数市民对社会公德规范有较好的认知。抽样调查显示,
绝大部分的市民愿意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乘客主动让座,对外地游客问路会告知或热情引导,认为秩序是文明的象征,遵章守纪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全市活跃着数多支志愿者队伍,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达到3200多人次,义工时达3
关于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