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产品论文绿色农产品发展论文:黄河三角洲绿色农产品发展问题分析
黄河三角洲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是继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后中国最后一个未规模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以及与其相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区市的19个县(市、区)。
2008年初,山东省政府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域范围;次年,国务院批复了《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山东区域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首先是生态农业,用工业化的模式开发黄三角的生态农业,大规模生产绿色农产品。重视并发展健康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对促进高效生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河三角洲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可行性思考
1. 区域生态环境是发展黄河三角洲绿色农产品的基础。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海洋与陆地交融在一起,生态完整、资源密集、基础条件相对成熟。国家也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规划》中同样指出,黄河三角洲土地后备资源丰富,,高出东部沿海城市平均水平约45%;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自然资源贮备丰富,生态系统及产业发展较好,具备大规模发展生态农业及特色产业的基础。
2. 绿色壁垒是发展黄河三角洲绿色农产品的推动力。山东省是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大省,出口总值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185个。但在近年的国际贸易中,山东省农产品受到了主要出口国家绿色壁垒的限制,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绿色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某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由,通过制定复杂的环境保护条例、法规、标准和产品生产及包装要求,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和审批程序,对进口商品设置的一系列的贸易禁止和限制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一方面,发达国家为了巩固及提高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地位,保护农业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长期政策。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促使各国政府出台各种更高更严的安全卫生标准及绿色技术标准,使得发展中国家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新的要求。绿色壁垒的出现,对山东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及推广势在必行。
3. 绿色消费是发展黄河三角洲绿色农产品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绿色消费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依靠农药、化肥成长的传统农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消费者在如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频发的环境下,对食品及农产品的选择日渐重视。同时,消费者越来越讲究营养健康,口味回归绿色自然化,也追求多样性。因此,无公害农产品、有机粮食、特色作物、野生天然型作物受到青睐。根据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消费者市场的调查,虽然数据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因教育背景、收入、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程度相对西方国家较低,但是知晓绿色农产品并尝试购买的消费者在逐年增加,其消费市场已初具规模。
二
绿色农产品论文绿色农产品发展论文:黄河三角洲绿色农产品发展问题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