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大学舞蹈美育的源起与发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大学舞蹈美育的源起与发展
王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近代以来, 随着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文、理科以及不同专业的建设相对完善, 人们对艺术教育也逐渐重视起来。近代学者王国维首次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多方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 力求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并重, 认为教育应是以道德为中心, 较早提出美育应列为学校的正式科目的见解。从此, 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 并在教育的行列里确立了艺术教育应有的地位。舞蹈美育的诞生与近代教育改革中“体育”和“乐歌”的教育有着密切关联,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所掀起的教育改革运动理论核心点就是:建立新学、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 以教育能够兴国富民等为改革前提和手段。显然, 乐歌教育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渐渐地发展起来, 和其密切相关的舞蹈美育也渐渐地形成教育新局面, 为广大学生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审美、人生观等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作用, 同时也为民国时期校园音乐舞蹈教育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教育思想探索和艺术实践基础。随之, 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提出了“美育”的新思想, 强调美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它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 而谓之“津梁”。在现象世界中, 凡人皆有爱、恶、恨、喜、怒、悲、乐之情, 但只要加进艺术, 那情形就不一样了, 而艺术, 正是以此现象为资料。他还提倡学校要注意给学生创造接受社会美育的机会,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听音乐、看话剧和歌舞, 并且提倡这些场所都应优待学生。蔡元培认为, 美育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升华的作用, 并且影响着人的情操、审美情趣, 还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 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若培养“人格健全”, 美育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他在阐释宗教与美育的关系时结合哲学、美学、心理学的多重维度, 指出“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教育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自由、平等、博爱”, 以更好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培养人的审美创造。因此, 美育在教育的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同时, 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对西方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主张非常赞同, 杜威认为“解放儿童的天性, 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在中民教育, 积极推进美育教育。不得不说, 这一时期杜威的来华访问, 对中国的美育教育和“五四”新文化教育在思想上有着很大的影响,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深受传统教育禁锢的青年从思想上解放出来追求个性和自由, 并对中华民族的教育提出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在中国学堂体育课中也融入了舞蹈教育。如两江师范女子体育学校、东南亚体育专科学校、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央大学等, 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推行了舞蹈教育并做出了良好的贡献。舞蹈美育在校园开展的认识上也更广泛地普及起来, 相匹配的舞蹈教材也随之发行出版, 如《舞蹈术》《舞蹈新教本》《学校舞蹈教材》等, 里面收录了大量的舞蹈节目与舞蹈课程。与此同时, 颇有影响的乐舞教育家黎锦辉, 他在美育新思想的实践中对舞蹈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延续与创新。在1919年,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上, 黎锦辉进一步认识了美育教育理念, 并从儿童

中国大学舞蹈美育的源起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