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1、概念
一、认识自然资源
煤炭、小麦、铁矿石、水能、自来水、闪电、台风、地震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从自然资源生产情况分
相对性
2、分类
海洋资源
资源环境遭破坏,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就会出现资源短缺和枯竭。
更新,循环
从表现形式划分
3、共同特征
(1)分布不平衡性
可再生资源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空间上呈现出地带性规律,并且是不平衡的。
不可再生资源分布也有规律可循(地质规律)
因地制宜
热带雨林地区
荒漠地区
水分少
光照时间长
水热资源充足
动植物资源丰富
(2)资源间的联系性
资源保护,综合开发利用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km2 , 。,,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法1万亿m3 。
名称
形成时间
使用年限
石油
最长可达5亿年
100年
煤
2亿年
200年
煤、石油在人类历史时期是不可再生的,它的数量是有限的。
A.
(3)数量的有限性
B.
(4)利用的发展性
过去,人类一直着力开发利用出露地表、地壳表层的矿产资源。50年代以来钻探技术不断进步,为人类开发利用地壳深层的矿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勿轻易开发,发展科技,挖掘潜力
C.
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
风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1、采猎文明阶段
生产特征:
土地对人
类的影响:
人类对自
然环境的
影响:
2、农业文明阶段
种植、养殖为主
采集果实、狩猎动物
人口数很少
土地数量影响不大,土地质量影响较大。
极小
人类主要依靠土地生存,土地质量和数量都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改造、利用自然
出现局部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土地沙
化,土质下降。
3、工业文明阶段
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土地质量和数量成为制约因素
大规模机器生产
土地用途多样化
测试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热带雨林的减少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耕地沙化
物种减少
大气污染
旱涝灾害
我们不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世界…
10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