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百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 B )起实施。
2005年8月28日
( C )权力,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的一种重要手段。
经济 B. 刑事
,最长不超过( B )日。
十五
,询问不满( C )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12周岁
,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 C )。
警告处分
,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B ),分别处罚。
年龄大小
、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C )承担责任。
双方
,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 A )。
抢救受伤人员
、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 D )罚款。
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
,被处罚( B )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一次
( A )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接受处理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15天
、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 D )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四十
、游行、示威是( D )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该项权利必须依法行使。
刑法
、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 A )。
公安局
《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 A )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5日
、组织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有权予以( B )。
追究刑事责任
17. 扰乱、冲击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可以处以警告或者( D )以下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0日
18
普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