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三生平事迹回顾
曾三(1906~1990),原名曾海云,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新中国的档案事业、档案工作、档案学理论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以下是本人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曾三的人物生平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新市渡高村。早在青少年时代,他就追求真理,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1920年,曾三在益阳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即箴言书院)读书时,就因学校收取了学生取暖费而不给烤火,带领全班同学罢课,提出不得使学生挨冻,不得体罚学生的要求,震动了全县教育界。
1922年,曾三考入长沙长郡中学,深受熊亨瀚等进步教师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列主义,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1924年1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长郡中学成立支部时,他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期间,他和同班同学宋希濂(后任国民党陆军中将)一起创办《雷声》报,抨击时弊,宣传爱国思想。宋希濂去广州后,他将《雷声》报改名《新雷声》报,并当选为社长。
1925年3月,曾三加入中国共产党。
五卅惨案发生后,他被选为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和长沙青沪惨案雪耻会执行委员。他组织同学积极参加罢工、罢课、罢市活动,举行游行示威,查抄日货,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7月,受
党组织派遣,曾三和夏曦、熊亨瀚等8人组成代表团,到李宗仁的第七军做军队组织工作,随军北伐。1926年春节,曾三回县城,参加了以高文华为首组织的耍诉苦灯游行,还为游行活动撰写了诉苦歌。
1927年初,曾三任中共湖南区执委秘书。马日事变发生后,受命潜回益阳隐蔽。
1930年他在武汉找到高文华,与党组织接上了头,并被派往上海中央特科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从事地下无线电工作。经周恩来筹划,他与李强和张沈川等创办无线电训练班。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环境下,曾三辗转到汉口。
1931年被派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报务员,实现了中央红军与在上海的党中央的第一次无线电联系。从此,在毛泽东、朱德等的领导下,曾三及其战友开创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事业。曾三先后任苏区中央局电台政委、台长,并兼任红军通信学校政委。参加了第二、
曾三生平事迹回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