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审计
第一条预算管理是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工作的具体化。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实施、差异分析和实施纠正措施。
第二条审计目标
1、是否根据本企业成本控制的需要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及措施,是否覆盖到每个重要部位。
2、已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及控制措施是否在实际运行中得到有效落实,有无重要控制缺陷存在。
第三条内部控制的一般流程与关键部位
控制点:
1、编制。目的是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主要表现:
1)编制依据合理性、适当性,特别是预算层次、编制程序、编制基础应当合理。
2)预算工作应当依赖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生产部门以及员工进行,即全员预算。
3)、预算编制应当实施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的循环,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4、检查企业总预算的编制是否依据资金预算、生产成本预算、销售收入预算等分预算进行,各项分预算是否根据销售部门的销售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的起点是否正确。
5、抽取若干预算数据重新执行编制程序,执行穿行测试。
6、抽查基层单位预算分解情况,检查分解预算是否合理、准确。检查总预算、分解预算是否按月度或季度进行了进一步分解,是否覆盖到影响企业效益的每个重要部位或环节。
7、抽取相关业务凭证,检查有无预算外收支发生,并记录发生原因,有无相应监控措施等情况。
8、检查各项预算价格的合理性、准确性,比较实际操作执行情况,能否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9、对预算管理各重点环节的内部控制作出初步评价,标识可能或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
第四条实质性测试
1、核对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收支、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经营费用等损益类科目明细账与总账是否相符。
2、获取或编制销售收入明细表,加计余额与明细账核对,与收入预算对比,查找有无预算外收入。
3、审查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是否与预算编制时对收入的确认计量假设相符,有无变化情况。
4、审查销售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与预算编制依据的会计处理方法相同。
5、实施销售收入的截止测试,查找有无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有无为完成预算而人为虚列销售收入。
6、销售成本预算的实质性测试应当分解为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实质性测试,一般从审阅明细账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直接耗用、间接分配是否真实、合理。是否与先期预算相符。
7、获取或编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明细表,确认相关费用的项目设置、开支标准是否符合预算口径,查明各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