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长效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的近期目标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最密切、最广泛,因此,在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护理人员起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以基础护理服务促进专科护理落实,以专科护理提升基础护理内涵,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13个。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我院建立长效激励及监督机制、实行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完善支持系统,收效显著。
、激励与监督机制
,实现劳有所得。2010年5月,我院护理部与财务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报请滨州市物价局审核,设立优质护理服务收费项目,根据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优质护理服务分为A、B、C级,A级护理60元/日、B级护理40元/日,C级护理20元/日,护理人员的付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回报,护理价值得到体现,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期运转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护理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行护士岗位管理,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护理人员定编定岗、明确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岗位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护理人员岗位目标,职称聘任、奖金分配直接与岗位目标管理结合。将护士岗位根据其风险系数及工作量分为临床一线岗位、二线岗位和特殊岗位,各病区、手术室等为一线岗位,门诊分诊、供应室、静脉调配中心等为二线岗位,ICU、NICU、产房、院前急救等为特殊岗位。二线岗位不再增设中级及以上职称岗位。,-,,结合每月的工作量与工作质量,进行护理单元绩效分配。护理单元内部绩效按照个人职称、学历、班次、是否承担教学任务、责任护士工作等,定出系数与分数,进行绩效分配。ICU、急诊科护理人员享受专业岗补贴每人每月200元。
,提高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建立优质护理服务专项奖励基金,每月自科室优质护理服务费中提取10%,作为科室优质护理服务专项奖励,随奖金发放。引入患者评价机制,评选“优质护理服务之星”。以科室为单位,每月每位出院病人参与投票,推选服务好、技术好的护士为科室当月“优质护理服务之星”。医院给予表彰,同时在医院网站、报纸、宣传栏中大力宣传,并作为医院年度
“优秀护士”评选的重要依据。
。注重出院病人满意度测评与分析,不断改进工作。半年回访11875余人。进行满意度项目分析,对问题进行归类、汇总、讲评,进行科室间横向比较分析,科室内纵向深入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改进工作。
~3个护理组,根据专科护理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挑选出优秀的主管护师担任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由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及一般专科护理知识的护师、护士担任辅助护士,并加排6am~2pm、11am~7pm、3pm~11pm等重点时段护理班(轮班护士),由护理组长、辅助护士、轮班护士共同负责护理一组患者,辅助护士及轮班护士在护理组长的指导下为患者实施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向护理组长汇报;护理组长对辅助护士的护理质
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长效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