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护理论文.doc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行回流灌肠的正确护理措施。方法通过60例患儿行回流灌肠的护理观察,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加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时解决灌肠时遇到的问题。密切观察灌肠过程中及灌肠后患儿的表现,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减轻患儿痛苦和降低并发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回流灌肠先天性巨结肠
回流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的首要治疗措施1,其目的是尽快清除肠腔内的粪便和积气。应用这种针对性的灌肠方法,即可逐渐清除其扩张段结肠内的积粪,,38~41℃生理盐水(按需准备),石蜡油、棉签、手套、便盆、中单及胶单,肛管扶托(用小儿一次性纸尿裤在肛门相对应的位置剪一个直径约1cm大小的圆孔,起保护肛周皮肤和肛管固定作用),冬天备棉脚套1副,调好室温25~30℃,必要时根据医师要求备好药物如:甲硝唑等。
3患儿准备
灌肠期间给患儿进流质无渣饮食,灌肠时间按医嘱执行。每天1次的为上午9时进行,每天2次的为上午9时和下午3时进行,一般按医嘱灌肠需要约7~14d,为手术做好准备,灌肠前30min根据患儿年龄给予适量的石蜡油注入,扩张肠段并保留5~10min,有利肠腔内粪便排空。
4操作方法
冬天调好室温,防止患儿受冷,为患儿穿上棉脚套。床沿铺中单婴幼儿横卧床上,臀部尽量靠床沿抬起双下肢,.freel,暴露肛门,用石蜡油润滑肛门,缓慢轻巧地将肛管插入肛门,切勿用力猛插,到达结肠狭窄段时,有阻力感,这时要轻柔地试插,同时要改变插管方向。当肛管通过狭窄段进入扩张段时,有一种脱空感,同时肛管外口突然有气体、粪便溢出。肠腔内压力大时呈喷射状排出。然后用一次性注射器50ml抽吸温盐水50ml,从肛管外端均匀地灌入肠内,每次注入量不得超过100~150ml,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婴幼儿或者体质弱的患儿灌入的温盐水应减量。注射器脱离肛管后,就让粪便由肛管外端口排出,接于便盆内,反复进行灌洗。在排出粪便间隙用左手顺时针按摩患儿腹部,以助瘀积粪便溶解后排出体外。若遇粪便结块变硬,难以排出体外,可按医嘱应用石蜡油50ml~100ml,在洗完肠后保留灌肠。保留1h后,再用温盐水回流灌肠至腹胀消失。灌洗完毕根据医师要求应用甲硝唑保留灌肠。对术晨的最后1次灌肠,要求流出液无粪渣如清水样为止。对钡灌肠造影的配合,造影日上午不行灌肠先作造影,若x线征象明显的患儿,造影后即可行灌肠,清除肠内钡剂及粪便。若遇新生儿x线显影不典型,要求24h复查,原则上不作灌肠,次日复查完毕后再作灌肠。
5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当肛管到达结肠狭窄段时有阻力。尤其是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病例。在这种情况下,插肛管前应先阅x光片以了解病变类型,边灌液边插管,动作要轻柔,同时要改变插管的方向2。如婴幼儿结肠狭窄明显、插管有困难时,应选择较细的肛管,当肛管通过狭窄段进入扩张段时,有一种脱空感,同时肛管外口突然有气体、粪便溢出。 ,有阻力并且液体从肛门口喷出(肛管反折)。这说明肛管反折,没有通过狭窄段,应拔出肛管后重插(在拔管时,证实肛管反折,未通过狭窄段)。
,肛管外口无液体吸出或流出(肛管孔被粪块堵塞)。这说明肛管孔已被粪块堵塞,应拔出肛管,消除粪块,再行插管,并嘱患
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护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