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校园儿童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尤其是儿童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严重危害了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为了维护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本人开展了儿童饮食(零食)状况调查,结合调研情况,提出问题和对策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在日常生活中,95%以上的小学生经常吃零食,排名前几位的零食依次是:薯条、薯片等膨化类食品,占40%;羊肉串、炸鸡柳等油炸类食品,占36%;麻辣香干等熟食,占28%。
,无法正确引导儿童健康饮食。据调查了解四成以上的学生喜欢在校园周边的小卖部、临时摊贩购买零食。购买零食时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只占62%,其中大多数是高年级学生;从不看日期的占34%,有24%的学生不关心甚至根本不知道QS标志。
。调查发现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小卖部、食堂食品进货、储存、烹调、加工以及环境的管理机制也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校园周边充斥着缺乏监管、混乱无序的小食品店和流动摊贩,出售未经检验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甚至许多是“三无”食品,严重影响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成为儿童食品安全重大隐患。
二、对策及建议
1. 加强政府监管。建议政府将校园儿童食品安全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确保儿童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家长舒心。食品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要严格管理,依法惩处儿童食品安全
中的不良和违法行为,使那些不良食品企业和个人不敢冒违法的风险。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安办要加强源头监管,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贯穿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市场流通、重点查处的全过程,使不良食品无处藏身。教育部门要改善学生食堂的营养膳食,对城区部分小学调查显示,有48%的孩子买零食吃是因为肚子饿,只有让孩子吃好、吃饱,零食购买力自然减少,潜在的食品安全危险也随之下降。
。建议设立儿童食品商店。将学校周边300米半径以内的区域划为儿童食品安全保护区,由政府职能部门不定期执法,在连续三次的明查暗访中没有不良食
关于加强校园儿童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