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之前]
雍正瓷器精品荟萃永宣佛像尽显风采 陈连勇闫东梅张迪
几场秋雨赶走了北京的炎炎夏日,同时也迎来了中国嘉德2005年秋季大型拍卖会。此次秋拍,瓷器工艺品专场为广大瓷器藏家及各类瓷杂爱好者准备了300余件精品。
精品荟萃,雍正瓷器独具风采,是此次专场的一大特色。清圣祖玄烨的皇四子胤祯于康熙六十一年即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一朝为时虽仅十三年,但制瓷工艺却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水平,烧造质量也堪称清瓷之冠。此次拍卖会上即将展现给大家的就有几件此时期的精美之作。清雍正青花缠枝莲纹长颈瓶便是其中一件(lot 414)。此瓶盘口,细长颈,颈部突起两道弦纹,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圈足外撇,器形优美端庄。自上而下绘青花海水纹、蕉叶纹、变形花卉纹、如意云头纹、缠枝花卉纹、莲瓣纹、回纹等十层纹饰,纹饰间以青花弦纹相隔,层次丰富,青花典雅。底部落“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官窑款。查找有关资料与此器形相近的三件瓷器,分别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仿哥釉三羊瓶,香港张宗宪先生曾经收藏的雍正窑变釉弦纹长颈瓶和青花苍龙教子波涛纹长颈瓶,这三件藏品在造形上如出一辙,应为雍正一朝特制的御用瓷器。而此件青花缠枝莲纹长颈瓶青花发色纯正并仿永宣绘画风格,浓艳流畅,独具韵味,堪称雍正时期仿永宣青花瓷中的精品。除此以外,还有一件清雍正青花花鸟纹双耳扁壶(lot 415)无论在器形、纹饰风格上均为仿明永乐式样。直口,短颈,颈、肩处饰如意双耳,扁圆形腹,秀美端庄。胎体细腻润泽,釉面光亮莹润。通体以青花装饰,颈部绘青花翠竹,肩部及胫部绘变形花卉,腹部两面绘喜鹊登梅图,一面喜鹊翘首相望,一面喜鹊低头俯视,绘意生动,寓意吉祥,青花清新淡雅。
斗彩作品中,雍正一朝采用了以青花与粉彩相结合的技艺,因而较之前朝青花与五彩拼逗制作的瓷器,更为雅致细腻。无论从纹饰布局到色彩的配合,以及填彩工艺等技术使斗彩工艺都进入了一个较高的阶段。此次专场中就有一对斗彩山石花卉纹盘(lot 393),堪称多年来拍卖场上难得一见的斗彩精品。敞口圈足,盘形规整。内外均施白釉,釉质细腻温润,盘心与外壁均绘长命富贵图,以青花绘山石并勾勒花卉枝叶,再用红彩、黄彩、紫色填彩绘牡丹,深浅两色绿彩绘枝叶,花卉间飞舞着两只蝴蝶,构图得当,画意春意盎然,笔触细腻生动,底落“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官窑款。
■ lot 414
清雍正青花缠枝莲纹长颈瓶
尺寸:高27 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 lot 415
清雍正青花花鸟纹双耳扁壶
尺寸:高23 cm
估价:RMB 1,500,000—2,500,000
■ lot 579
清珍妃铜鎏金兽钮印
尺寸:××8 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由于雍正本人对于瓷器的喜爱之外,优秀的督陶官和一批技艺高超的匠师促成了雍正官窑瓷制作的高峰,与此同时,在继承前朝技术的时候不断完善技法,又烧制出了更为精美的瓷器制品。此次专场中的一对清雍正黄地青花缠枝莲纹大碗(lot 461)即为一例。黄地青花品种自明代创烧后,历代虽有烧造,但清代以来,以雍正、乾隆两朝最为精致,留传至今的藏品中又以雍正一朝较为稀少。此对大碗口沿外撇,深腹,圈足,碗形周正端庄。通体施黄釉地,以青花装饰,内口沿及足
[秋拍之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