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即老师
在孩子的一生中,父母其实扮演着很多不同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应是为孩子设计一个充满无限爱与新鲜刺激的生长环境;另外则是要照顾他们的体能健康,并鼓励他们,以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虽然自我形象的建立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的,但我们确信,唯有恒久无条件的接纳、关怀、持同理心去了解、尊重,以及亲子间维持一种共同分享、互相珍视的关系,并且让孩子在明订的范围内拥有独立和自由,方是奠定良好自我形象的最佳基础。
我们都知道,孩子自出生后,便开始吸收知识,其中又以得自父母者最多;因此,对于孩子早期的学习,父母应负全责,而父母所扮演的此种如同启蒙老师之角色,其意义乃是深远的。
父母有激励孩子想象力、自制力、热心助人和学习其他事情的责任,所以,重要的是,父母要会运用一些技巧以使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设定适当的目标
不要设定不明确或者超过孩子能力范围的目标;千万不要追求完美,因为这样会让你和孩子都有挫败感,而导致孩子不快乐、不知所措,也因此而无法健康地发展。要留意不要掉进期望太多、期望得太快的陷阱里,时时注意孩子每天小小的成就和细微的进步;试着不要太强调孩子的缺点,多注意且赞许孩子每个好的表现或每次的进步。
经常参与
身为孩子的老师,你必须责无旁贷地身体力行。事实上,你必须作很多你不太想做的事,因为八岁以下的小孩是从示范和模仿中学习的,而最好的示范方法乃是在他的面前“作”,或者和他一起“作”,也就是说,只靠口头说明或命令是不够的。例如,对孩子说:“不要用手抓着吃东西。”还不如你拿起汤匙,一边刻意地展示吃东西的动作,一边说:“我们用汤匙吃东西。”想要让孩子结束游戏,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他们,而非骤然打断。所以,如果你想要打扫房子或者搬动椅子,而孩子们正在玩扮演火车司机的游戏,你不妨建议他们让火车开进火车站休息。
反复说明
对所有的小朋友——尤其是幼稚的儿童而言,大人必须再三叮咛同样的事情;这种现象颇让人气馁,但却是绝对必要的。例如,一个幼儿是绝对不会安静地吃点心、吃午餐或等待任何事,所以你必须不断地灌输他同样的讯息,像:“吃饭的时候,我们的脚不乱动乱踢。”很可能经年累月后,他的身体与心智才会接收到这个讯息。
给予建设性的示范
记着,无论何时都要尽可能用积极而建设性的方式来叙述事情。你可对孩子说:“这只小狗好可爱,我们来拍拍它。”然后示范如何轻拍一只狗,接着牵起他的手演练这个动作;千万不要尖叫:“不要弄痛了狗!”以“不要”开头的句子一出口,传达的便是不愉悦的讯息,而且婴幼儿的脑子并不一定接受到你话里的每一个字,以上的例子来看,你的警告,可能变成:“…弄痛…狗狗!”反而使孩子接受到与你的本意相违背的讯息。
学龄前的儿童还没有办法回应只有言词而没有行动的指示,所以,尽可能地将你所说的话表演出来,让图象增强孩子的印象,而且要表演得生动、夸张、有戏剧效果。说:“进来时关门不要那么用力!”还不如等孩子到门口时迎接他,并告诉他说:“我们来轻轻地关门。”同时拉着他的手做关门的动作,接着再让他练习握着门把,轻声关门。
确认孩子得到指示
在孩子的记忆系统未成熟以前,尽管你一次又一次的示范说明,也不要期盼他会记得正确的行为;行为的学习必须借着循序渐进的发展及反复的练习,方能养成得何者该做,何者不该做,只要他
父母即老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