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ldrawX3基础与实例教程.ppt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1)
1、混合物的概念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生铁、海水、空气、红磷、高锰酸钾、石油、稀硫酸、盐酸、食盐水、糖水、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
课前复习
学习目标
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掌握判断方法;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阅读指导
1、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么形成的?溶液由什么组成?溶液的特征是什么?P26-27
2、什么是溶质?什么是溶剂?如何判断?P27
3、最常用的溶剂是什么?它能否溶解所有物质?液体可否作为溶质?P27-29
4、溶液有什么用途?为什么?P27
探究实验一
蔗糖+水
氯化钠晶体+水
硫酸铜晶体+水
现象
取三只烧杯,各加入20mL的水,然后分别加入一药匙的蔗糖、氯化钠晶体、硫酸铜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固体吗?
固体消失,成为无色透明液体
固体消失,成为蓝色透明液体
1、为什么这些固体会“消失”在水中?
——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2、观察硫酸铜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处相同?
——溶液具有均一性
3、形成溶液后,有固体与液体分离吗?
——溶液具有稳定性
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溶液是混合物
通过上面的思考题,大家概括一下什么叫做溶液?
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与所取液体的部位、数量(体积)无关。
稳定性:只要外界条件(温度、气体压强、溶剂量等)不变时,被溶解的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性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二)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一、溶液
(一)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溶液是无色的。
2、无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3、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4、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5、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练习一:判断说明
如蔗糖溶液: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
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
(三)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1、从宏观上看
2、(微观上看):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在溶剂分子中。
如蔗糖溶液:蔗糖分子分散到水分子中
氯化钠溶液: Na+、Cl-分散到水分子中
想一想:溶剂只可以是水吗?水能溶解
所有物质吗?
如:
1、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把80 g的蔗糖加入100 g水中,只是溶解了30 g蔗糖则蔗糖溶液中,那么溶液的质量是什么?
3、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数量关系
(1)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2)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 溶剂体积
注意:溶质的质量是指已经溶解的那部分
溶质,没有溶解的那部分,不能计算在内。
探究实验二(探究物质的溶解性)
溶剂
各取(2~3mL)
溶质
各取1小粒
现象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几乎不溶于水
可以溶解
可以溶解
几乎不溶于汽油
coreldrawX3基础与实例教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