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作品从主要调性为a小调出发,先后经历e:小调、d:小调、D:大调、F大调等不同的调性,并在最后回归主调a小调。
在第1-6小节中,第1-2小节主要采用a小调的属功能,第3-6小节采用主和弦与属和弦交替进行,以确立主调的地位,最后结束于a小调的属功能和弦,为后面音乐进入作出属准备。
在第7-14小节中,第7-11小节继续采用a小调主和弦与属和弦交替进行并结束于主和弦。第12-14小节,从a小调主和弦出发,进行到属和弦,再由重属导三四和弦作为中介和弦,转入属调e小调,之后进行到下属和弦至属七和弦结束。
在第9-14小节中,主和弦持续二小节,之后出现K46至属七和弦的终止式,而随后却出现了向下属方向进行离调的两个和弦:第13小节出现了四级上的属七和弦,之后在第14小节第一拍处被四级和弦解决,随后在第二拍与第三拍处再次出现K46至属七的终止式,在第14小节解决到主和弦。第12小节处的下属调(a小调)离调和弦与解决具有阻碍第11小节处终止式的作用,使终止式在两小节后即第13小节再次出现并在第14小节处得以解决。
在第15-22小节中,音乐在e小调上进行。第15-18小节,采用e小调属七和弦的各音分解进行,中间融入半音化的和弦外音,使音乐的陈述变得不稳定。第19-22小节,出现e小调的主和弦、终止四六和弦至属音再回到主音的进行。第21-22小节的属音至主音的进行又可看作返回主调后的二级音到属音的进行。
音乐的第23-38小节,调与和声的进行与7-22小节相同。
在第39-46小节中,采用主调的属功能圈和弦。其中第39-42小节采用属九和弦,第43-46小节采用二级和弦至导七和弦的进行。
在第47-54小节中,从下属调d小调上开始,其和声进行方式与第39-46小节相一致。
在第55-61小节中,音乐从d小调的同主音大调开始,以主和弦开始,在58-61小节出现主和弦与属和弦交替的进行。
在第62-68小节中,音乐回到下属调d小调,其和声进行方式与55-61小节一致。
在第69-72小节中,音乐采用d小调的平行大调——F大调,其和声功能建立在F大调主和弦上,但低音叠加了小七度音。织体中开始采用复调模仿式的写法。
在第73-76小节中,音乐回到主调a小调。其和声进行与织体写作方式与69-72小节相同。
在第77-80小节中,音乐采用属调e小调,采用属七和弦写成。
在第81-84小节中,音乐再次回到主调a小调,采用属七和弦写成,为后面的再现部分作出属准备。
在第85-96小节中,音乐回归主调a 小调。第85-88小节中,音乐从主和弦开始,进行主和弦与属和弦的交替进行,结束于主和弦。第89-96小节中,伴随着下属功能和弦的出现及音乐的模进,和声功能变得不稳定。第89-90小节,从六级六和弦至三级至重属导三四和弦。第91-92小节与第89-90小节功能相似,只是结束到重属三和弦,这与呈示段中使用属调e小调有关。第93-96小节,采用拿波里降二级六和弦至六级六和弦至导三四和弦回至拿波里降二级六和弦后解决到了属和弦结束。
在第97-104小节中,回归主调a小调,这与呈示段时采用属调e小调相对比。在第97-100小节中,采用属七和弦写作,其中融入半音化的和弦外音。第101-104和弦则为主和弦到终止四六和弦至属音后回到主音的终止式。
在第105-
《阿尼特拉舞曲》综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