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长谈谈孩子粗心、马虎怎么办?
2012-02-07 13:14:27| 分类: 教育资料共享|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期末考试后,和一些家长接触,知道粗心仍然是很多孩子失分的原因。我查找了一些关于粗心的资料,和家长们一起分享。
(转载)在访问了400多家长后,居然家中有小学生的、幼儿园的孩子的家长,都说孩子粗心、马虎。很多家长能很好的解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如何解决,特写一些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有用。可见这个问题很具有普遍性,这是一个比较常见问题,它属于习惯和能力的范畴,解决这一问题大多要通过训练才行,光说教基本上解决不了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以下建议和方案:
1、根源入手法
导致孩子产生粗心、马虎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首先要一一查清原因,然后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导致孩子粗心、马虎的原因有:
一是孩子的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较弱;
二是“眼、脑、口、手”的协调性不好,或注意力分配落后,视觉范围分散;
三是父母没有纠正孩子的粗心、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四是孩子缺乏责任心,应付成分太多,心不在焉,缺乏真正的责任意识;
五是图快性急,孩子功课太多,或紧赶快赶,往往就丢三落四,忙中出错;
六是与性格有关,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办事马虎;
七是过度疲劳或没有做到劳逸结合,一次连续学习、作业时间太长,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降低;
八是受父母影响,父母家人马虎、不认真,生活、做事缺乏条理,孩子自然习得马虎、不认真;
九是知识掌握不牢,似是而非,细节把握不住,作业就会经常出错;
十是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粗心、马虎的危害性,认为我是会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教育者只有对孩子的粗心、马虎进行研究、分析才能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提供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
2、提高认识法
提高孩子对马虎危害性的认识,是有效矫正此不良习惯的前提和基础。
①讲马虎的故事;
②讲科学及生产中马虎所造成的危害;
③讲述在学习中粗心、马虎造成的危害,等,都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认识,强化认真、仔细的意识。
3、罗森塔尔效应法
如果想让孩子“快”,就不要说孩子“慢”;如果想让孩子“细心”,就不要说孩子“粗心”。关注优点,才能强化优点;忽视缺点,才能弱化缺点。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老说、老训孩子“粗心”,说多了,训多了,孩子脑海中就只有“粗心”,反而没有“细心”的概念,结果反而起到反强化的作用。
根据以上原理,我们可以采用:缺点正向解决法,把问题由原来的“如何克服粗心的缺点?”转化为“如何培养细心的优点?”并采取下列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一:寻找孩子细心的地方,多加鼓励表扬。
二:制一张细心优点展示表,细心表现一次,就为孩子画一面小红旗或五角星,使孩子进步看得见。累计达到一定数额,比如,积累到五面红旗,就给孩子有吸引力的奖励。
三:提供细心的机会。比如,做手工,择洗蔬菜,做需要细心才能完成的游戏,如,练书法,走迷宫,串珠子比赛,珠算打百子,等等。
四:交细心的朋友,多与细心的孩子在一起。
五:身教重于言传,做细心的榜样。
4、统合能力训练法
现在许多教育者动不动就给孩子“上纲上线”,说是什么“不自觉”、“屡教不改”、“不认真”等等,这常常是冤枉的。据我们研究,孩子粗心,在
和家长谈谈孩子粗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