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三人行
——●水长东
《轨道》
她的身体,铺着轨道
总有一些似醒非醒的列车
从上面颠覆
我摸过其中一根铁轨
比体温略低,有断裂的痕迹
明显的一处灼伤
长出弱小的芽
我无暇探索
列车驶过的辙痕
我也曾在身体,铺设这样的轨道
并在关键的地方
撤走一些铁轨
通常情况下,个人比较偏爱那些写“人”的诗,以关注人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揭示和探索人性中的善恶以及影响人思想行为的根源和原因等,由此发出和实现诗意的追问和追寻,总是特别让人浮想,让人感慨。诗人诗人,诗是技艺(血肉),人才是灵魂(骨头);骨头支撑血肉,血肉反过来也丰满着骨头。二者结合在一首诗中,才是好诗。
此诗语言平稳,却赋有比较清晰的变化;在不露声色冷静的笔调中,有着比较沉郁的气息,似醒非醒般带着些许的迷惘与神秘,使文字笼罩着一种比较沉重的氛围。所给出的表象,是身体和铁轨,你不需要去探究柔软和坚硬这有点强烈的对立和对比,也不需要去追问我与非我等对立因素的产生与存在等,不必知道身体创伤处长出的“芽”是什么,由此看着轨道继续朝别的地方延伸,诗就变得有意思起来。诗中的我对“她者”(非我?)的抚摸(摸过其中一根铁轨),与其说是关照、情怀或者爱情,不如说是一种宽容与悲悯,由于是针对他人的“摸”(对身体也就是对精神的抚慰),才会理解为什么有“列车”在上面把身体颠覆出“灼伤”等,才会宽容身体产生的辙痕(无暇探索),也由于这理解与宽容,读着你就会感觉到文字中的一种隐约与迷离,其实是一种悲悯……因为“我也曾在身体,铺设这样的轨道”,这是宿命的无奈,是在一般意义上无法偏离“轨道”无法偏离俗世,就要承受“列车”在身体上颠覆,身体就免不了有创伤。这列车象征什么可以有多种解释与想像。所以“在关键的地方/撤走一些铁轨”,是为了让身体或者精神中保留着一块不受“列车”扎过的圣地与净土,这样,无论能否实现这种愿望,都映射出人的一种美好向往,在拥有自己“愿望”的同时也映照人的普遍“向往”,以此来完成从身体到灵魂(精神)的救赎。……这样的“撤走”也一下子凸显出诗歌的意味与提升了诗歌的品质,其在变化中所拥有的丰富内涵使人惊喜和佩服,同时也让人感到语言背后,有一种坚韧而宽厚的人性力量在支撑。这是一首聪明到有点智慧的诗。
——————————————————————————○——○——
——●新 月
《困境》
懒散的猫是只
橡皮
嗒嗒嗒地从树林里
走出
又从雨里
出走
他曾经是只
城市的狐狸
有过逃生的经历
他爱着一只
猫
其实对女孩的诗,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保持沉默。就象电影里警察经常说的那样——“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把诗放到这里,就总得说些什么吧。唯体会是真。那就说说体会吧。我深深地体会到女孩的文字能够让人失眠,记得几年前刚刚读到她的诗时,第一次确实是失眠了(吃了一大惊)。第二个感觉是她用女孩这个名字写的发的诗好像比用其他名字要好。呵,大家都知道我是诗内说不出什么来,只好跑到诗外去说。喜欢女孩诗歌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她天生是个诗人,比别人更自由
秋色三人行.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