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时尚品牌.ppt滞胀与政策无效论
11管理基地班
闫宝润
目录
滞胀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滞胀与政策无效
理性预期学派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呈同方向发生。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菲利普斯曲线的改造
新古典综合派对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加以改造,出发点为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率= 货币工资增长率- 劳动生产增长率
根据这一关系,若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因此经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就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π
u
菲利普斯曲线
若设u*代表自然失业率,则可以将简单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
π= -ε(u-u*)
当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时,格水平就下降,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价格水平就上升。
O
由总需求、总供给曲线看菲利普斯曲线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物价水平
产量
0
A
B
失业率
0
A
B
通货膨胀率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供给
高总需求
低总需求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被修正后,迅速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它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例如,只要他们能够容忍高通货膨胀,他们就可以拥有低的失业率,或者他们可以通过高失业率来维持低通货膨胀率。换言之,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
如图,假定当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在4%以内时,经济社会被认为是安全的或可容忍的,这时途中就得到了一个临界点,A。由此形成一个安全区域。如果该经济的实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组合落在安全区域内,则决策者无需采取措施。
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4%,例如达到了5%,这时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决策者可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降低通货膨胀率。
如果经济学社会的失业率高于4%,例如为5%,这是决策者可以采取扩张性政策,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降低失业率。
4
4
5
5
A
π(%)
u(%)
菲利普斯曲线与政策的运用
0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968年,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的一个严重缺陷,即它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批评,主要是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没有把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区分开来。他认为在讨论劳动市场均衡问题上,重要的是实际工资,因为劳动者关心的是实际而不是名义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议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提的通货膨胀相应地调整工资水平。根据这种说法,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由此,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这里的短期,是指从预期到需要根据通货膨胀作出调整的时间间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报时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π-πe)=- ε(u-u*)
其中,πe表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快速时尚品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