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奋飞中学初三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测固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掌握测密度的一般方法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滴管、细线、固体、烧杯、量筒、水
探究过程:
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观察天平的最大量程 g,分度值 g
③取下保护圈
④用镊子将游码归零
⑤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衡量平衡
⑥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然后在右盘按由大到小的原则舔家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⑦读出被测物体质量(注意游码读数)
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1/2)以下,读出此时水的体积(视线齐平)并记录
用细线将物体拴好,轻放入量筒内,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并记录;算出物体的体积
利用公式ρ=m/v算出物体的密度
数据记录:
项目
物体质量
m/g
水的体积
V1/mL
物体和水的总体积
V2/mL
物体的体积
V3/mL
物体的密度
ρ/(Kg/m3)
数据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
四、评估与交流(略)
评分点
操作考试内容
满分值
1
正确安装天平并调零。
3
2
物体和砝码放法正确。
2
3
用镊子取放砝码与移动游码。
2
4
量桶内倒入适量的水,水不溅出。记下刻度。
2
5
用细线栓住塑料球要全部浸没在水中,水不溅出,记下刻度。
2
6
正确读出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
3
7
整理器材,保持清洁。
1
合计
15
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实验目的:
①粗测凸透镜焦距
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及光学元件1套、手电筒、蜡烛、火柴
三、探究过程:
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测焦距
①安装凸透镜于光具座中间并固定,同时安装光屏
②调节手电筒,使之发出平行光
③用手电筒远离凸透镜照射,并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
④在光具座上读出焦距f= cm
⑤记住f、2f的位置
点燃蜡烛(火柴梗放入废液缸),放于凸透镜另一测,调节三者高度,力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将蜡烛移到u= cm > 2f处,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
,此时像距v= cm (思考像距的范围)
5、将将蜡烛移到f<u= cm < 2f处,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此时像距v= cm (思考像距的范围)
6、将蜡烛移到u= cm <f处,移动光屏找像,若观察不到,从另一侧向透镜观察,此时像的特点是
你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8、实验完毕,整理仪器保持桌面清洁
四、评估与交流(略)
评分点
操作考试内容
满分值
1
粗测凸透镜焦距
2
2
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顺序正确
2
3
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
4
确认像距大小时,像应是明亮、清晰的
2
5
正确找出u>2f时,像的性质
2
6
正确找出f<u<2f时,像的性质
2
7
正确找出u<f时,像的性质
2
8
整理仪器,保持整洁
1
合计
15
实验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杠杆及支架1套、钩码1盒
三、探究过程:
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杠杆平衡要满足一定条件,你的猜想是
正确安装杠杆,并使杠杆缓慢转动以检查杠杆是否灵活
调节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向杠杆左端挂适量钩码。扶住杠杆,在右端悬挂钩码并合理移动,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注意:杠杆一端只能有一个悬挂点)
改变钩码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
重复步骤6
表格绘制:
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动力×动力臂
N*m
阻力×阻力臂
N*m
1
2
3
8、实验完毕,整理仪器保持桌面清洁
四、评估与交流(略)
评分点
操作考试内容
满分值
1
正确安装杠杆,检查杠杆转动情况
2
2
调节杠杆不挂钩时的平衡
2
3
在杠杆两端挂钩码时,能合理移动悬挂位置
2
4
通过移动钩码,使杠杆重新平衡
2
5
重复实验,要改变钩码数量
2
6
正确记录重复实验的有关数据
2
7
通过分析,得出合理结论
2
8
整理仪器,保持清洁
1
合计
15
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学号: 姓名: 得分:
实验目的:①考查学生电路连接、电压表的使用相关技能。
②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实验器材:电压表一只、小灯泡2只、
生产计划与交期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