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肃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12015年)(物理学.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物理学
甘肃省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1——2015)
(提纲)
兰州大学
2012年1月
物理学甘肃省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1——2015)
一、基本情况
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兰州大学物理学科就已开始了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长期以来,该学科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本学科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水平
兰州大学物理学科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学科。设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993年批准设立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行列,2009年物理学本科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依托该学科点,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本学科建立了应用磁学部门开放实验室,2000年更名为“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1年成立“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2008年获批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台”。本学科点是兰州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
”重点支持学科,近年来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形成了以物理学一级学科为依托,链接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的学科群,成为兰州大学的重要支柱,是国内有影响力,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
学科点的发展过程中,以段一士、汪志诚、钱伯初、马中骐、杨正、李发伸、徐躬耦、王顺金先生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物理学家在理论物理、磁学与磁性材料、原子核物理等专业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学科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学科点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40余人,教授和副教授90余人。形成了以罗洪刚、刘翔、刘玉孝、黄亮等教授为代表的理论物理研究团队,以薛德胜、贺德衍、谢二庆、彭勇等教授为代表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团队,以胡碧涛、陈熙萌、姚泽恩等教授为代表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团队,以张晓萍、马义德、万毅等教授为代表的无线电物理研究团队。
学科点以基础研究见长,年均发表SCI学术论文210余篇,近五年发表一区和二区论文72篇/年,mun.,Phys. Rev. Lett.,Adv. Mater.,Nano let.,ACS Nano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五年来,承担包括科学家)在内各类研究项目180余项,总经费7600余万。本学科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目前,在拓扑流与规范理论、非线性物理与计算物理、物质深层次结构及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中子物理与技术、强子物理与中高能核物理、高频磁性纳米材料、电子信息
能源纳米材料和纳米操控等研究方向达到了。近年来,邀请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David Gross、Heinrich Rohrer、丁肇中博士等世界一流科学家来本学科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本学科发展趋势
本学科在传统研究方向继续保持学科优势的同时,在新强子态物理、标量张量膜世界模型、非线性动力学、胶体软物质新颖态、强关联系统、量子相干性及纠缠研究、新磁性材料、微纳磁性器件和多场耦合物理效应、电子信息能源材料、功能纳米器件与自供能纳米系统、纳米单体和纳米器件单元物性测量开始形成新的特色研究方向。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本学科学术交流频繁,逐步开展了国际交流合作。每年有多位国际学者来本学科点进行学术交流,每年派人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讲习班。
理论物理学科在新强子态的物理研究、标量张量膜世界模型、博弈动力学、复杂传输系统的资源分配少数者博弈模型、石墨烯量子点中的动力学结构和以石墨烯台球系统为平台对相对论性量子混沌的研究、微米/纳米机电系统器件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狄拉克弹球系统中的手征性疤痕、胶体软物质新颖态等方向研究上,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先后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Physical Review D、Physics Letters B、European Physics Journal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2余数。本学科学术交流频繁,逐步开展了国际交流合作。每年有多位国际学者来本学科点进行学术交流,每年派人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讲习班。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甘肃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12015年)(物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8-03-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