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会计2班制作组:
组长:黎雪飞(**********)
总监制:杨建强
制作:张建松
审核:毛琨
材料收集:李博威
目录:
一、前言 2
二、过去的滇池 4
三、现在的滇池水质状况 6
四、污染因素 8
五、滇池治理措施 10
六、保护滇池意见 14
1. 生活污水的治理 14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达到根治农业污染的目的 14
3. 建滇池流域森林公园 15
4. 把滇池流域森林公园打造成旅游的月亮工程 16
5. 滇池流域要实行三旧改造 16
6. 滇池流域要引入绿色环保的高新产业 17
7. 滇池要清淤不止 18
8. 关于滇池治理的体制机制和资金保障等综合问题 19
七、报告总结 20
一、前言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西南,流域总面积2920km2,×10^8m3。滇池南北长40km,,湖面面积为298km2,平均水深4m,最大容积12km3,是典型的浅水湖泊。滇池包括“草海”和“外海”两部分,%%。滇池流域覆盖了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城区和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嵩明五个区县的38个乡镇,是昆明市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区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资源。2000年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昆明市的80%,人口316万(包括流动人口约50万),约占全市的54%。滇池流域的发展对于云南省和昆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滇池作为昆明市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重要水源,在维持流域和保障域内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使昆明市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提高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滇池污染已成为昆明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昆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滇池水体的严重污染已引起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滇池是“三河、三湖”国家重点治理流域之一;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市委、市政府也把滇池的保护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自“八五”计划以来,各级政府从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分阶段、按规划开展滇池污染综合治理。随着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工作的严格执行和工业环境管理的强化,滇池流域的工业污染源已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排污量所占的比重已低于农业、生活排污量,并且还在逐年减少;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也将逐步降低,滇池水质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二、过去的滇池
滇池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是昆明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昆明人心中,拥有300多万年历史的滇池已不是本质上的水,或是地理上的一片水域。他早已由于千百年的生存历史与昆明人血肉相连,与昆明的发展荣辱与共。
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
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极臭味,外湖较肥,褐黄色,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5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居云南旅游省首位。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距昆明市约20公里。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南北长39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200公里;湖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西山远眺滇池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滇池水面宽阔,不但是旅游的好去处,还极有经济价值,航运、渔业、灌溉、供水等。滇池周围风景名胜众多,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等隔水相望,云南民族村、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云南民族
滇池及周边环境治理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