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
课堂精讲精练
诗歌的表达技巧:
所谓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高考所指的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属于“怎么写”的问题,而所有的技巧都是为内容而服务的,因而只有确定了内容,我们才能把握技巧,否则只是一句空话。
(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诗歌鉴赏时题目直接所问的表达技巧往往是狭义的概念(一般不包括表达方式和篇章结构,如涉及这两个问题,它会单独提问。)
2、上面所说的“表现手法”是狭义概念,而考题中问到的“表现手法”往往是广义概念,应等同于狭义的表达技巧。
3、题目中所问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等基本上是一个概念。
4、解答此类问题应关注“抒情方式”“修辞方法”“狭义表现手法(特别是描写的技巧)”
一、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借事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1、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例题分析
【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2、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请结合诗歌内容,从抒情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不同之处。(6分)
例题分析
江总的诗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作者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后两句言所想之境;这样,对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
岑参的诗则直抒胸臆,作者赋陈其事,直接叙状自己的行动心理,表情达意,前两句先叙自己的节日无聊。后两句则袒露心迹,兵荒马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菊花无情,自开自谢,鲜艳的花朵却硝烟笼罩,其景其情,何其悲哀!作者不只是因孤身在外,念起故乡的菊景,而是伤时感事,表露反对战乱,渴求和平的心迹。
3、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旨。
例题分析
托物言志,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4、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叫多
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谈谈本诗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例题分析
借事(古)抒怀,作者认为隋朝的灭亡并不是大运河本身,而是君王的极度奢靡。
诗歌的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