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朗诵家》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我是小小朗诵家
开发教师:唐晓霞
适合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概述(背景)【本体性介绍、价值与意义、本课程的理念】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朗诵具有以下特征:
1、文学性。朗诵的内容一般都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文学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运用语言表现的。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风采和魅力。文学作品通过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
2、艺术性。朗诵是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因此,朗诵对朗诵者具有一定的要求,朗诵者通过朗诵能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艺术情操,锻炼艺术技能。
3、表演性。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要有优美的语音、端庄的仪态、丰富的表情。朗诵者还可以适当化妆,可以运用灯光布景,可以进行配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增强朗诵艺术的表演效果。
本课程的理念是:感受朗诵之美,人人都是小小朗诵家。由于本课程针对低年级儿童,所以采用的是浅显易懂的诗歌,通过教师范读、音乐渲染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朗诵的魅力,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诵中释放自己,用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朗诵中去,成为小小朗诵家。本课程不仅能丰富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还能从小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话语的流利程度,对身心发展也有好处。
二、课程目标【2-3个目标,每一个目标均隐含着三维目标的含义;学生为主体】
1、感受朗诵的魅力,激发兴趣,提高朗诵能力。
2、积累朗诵技巧,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三、课程内容【先总后分,总说课程主题(简略),分说课程模块(详细)】
本课程以让孩子爱上朗诵为主题,内容分为四个模块:
(一)朗诵鉴赏
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朗诵作品,体会到情感的变化,感受到朗诵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朗诵的兴趣,产生对上台朗诵的向往。
(二)技能训练
内容包含换气技巧、发声技巧、吐字咬字训练、肢体语言训练和识字量训练。通过课上传授朗诵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发声,让声音更加饱满,为正式朗诵做好准备。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课堂上朗读一些有趣的诗歌,课后广泛阅读,都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识字量。技能训练是朗诵的准备。
(三)自主朗诵
主要内容为分小组开展自主选诗歌、配乐,自主排练朗诵的活动。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自选合适的音乐,自创肢体语言进行朗诵。
(四)成果展示
主要内容是编排一场朗诵表演,让孩子参与选材、选音乐、组建肢体语言、编排等每一个环节,通过一次次的排练,呈现出一个精彩的朗诵节目,展示给自己的家人和观众。
四、课程实施【准备、课时(略);具体实施方法或教学方法】
《我是小小朗诵家》课程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